fbpx

真是居住正義? 囤房稅的幾種思考

【文/住展房屋網】近日媒體報導,先前北市調降囤房稅後,建商手上成屋銷售率不佳,讓市府調降建商囤房稅善意遭到扭曲,因此台北市財政局研議調漲建商囤房稅。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表示,關於囤房稅,其實可以討論的面向還是很多,是不是因為高房價的關係課徵囤房稅?或許還有值得思考的地方。

首先,對建商課囤房稅到底合不合理?建商本身是房子的生產者,房子是他們產出的商品,針對未售出的房子課徵囤貨稅,真的合情合理嗎?假如合情合理,那為什麼只有房子被課徵囤貨稅?其他商品卻沒有?

當初,前台北市長張金鶚以「民生必需品」為由,對建商的房子課徵囤房稅;假如民生必需品就要課徵囤貨稅,那麼柴、米、油、鹽為什麼不必課?這個理由顯然說不通。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這個問題,至今仍得不到回應。前市府甚至說:「建商不想被課囤房稅,就改賣預售屋。」這種說法更是不食人間煙火。大家都曉得買預售風險高、價格也高,成屋風險低、價格也較低,但前市府竟鼓勵大家衝預售?顯然與居住正義互為矛盾,自打嘴巴。

就算對建商房子課徵囤貨稅,那麼起碼要對「囤貨」作出合理的定義。但弔詭的是,張金鶚卻未對「囤貨行為」作出合宜解釋,只要建商手上有三戶以上房子,就達到課徵囤房稅門檻。但怪的是,建商的職業就是蓋房子,蓋好房子卻被認定是囤貨,這個狀況實在有點荒唐。

更有甚者,假如說為達到居住正義、打壓房價,課囤房稅可以毋需合理理由,那也無妨。但請問,既然課囤房稅,為何不課囤地稅?

明眼人都知道,房價高漲其中一部份原因來自於高昂地價,土地價格是高房價源頭,若要把房價打下來,非得先讓地價大降。況且,囤積土地的人,資本往往比囤積房子的人雄厚,但官方偏偏不對地主下手,卻選擇向屋主開刀,到底是真糊塗還是假糊塗?確實耐人尋味。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