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古蹟經濟助活化 讓人歡喜也讓人憂

【文/住展房屋網】近年我國雖不斷發生文資自燃、在指定為文資前遭拆毀等憾事,但不可否認地,隨著文化意識抬頭,我國民眾對文化資產的重視程度,比起以往已有大幅度的成長;除了少數極重視自身利益的政客、地主、屋主與開發商,仍視文化資產為開發寇讎外,絕大多數受過教育的國人,對保留文資都有一定水平的認同與共識。

然而,即使社會氛圍對文化資產的保存較以往友善,但由於過去長時間的忽視與毀損,若無大量資源投入修復,許多文化史蹟仍難以長久保存,而資金的欠缺,正是當前文資保存的一大難題。

為尋求更多資源保護文化資產,近年不論中央或地方政府,都積極將古蹟包裝為文創熱點,採OT方式委外經營,發揚所謂的「古蹟經濟」,一來可引入民間資金維護文資,二來可讓文資場域更加開放,增進與民眾的生活互動,深化文化史蹟與人民的情感連結。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這樣的活化方式,在現今文化旅遊風氣盛行的情況下,確實獲得還不錯的成效,許多原本鮮為人知的文化史蹟,在轉型成文青店鋪後,深受民眾喜愛,邀身一變成為地方地觀光熱點。但古蹟經濟大行其道的同時,其實也隱藏著諸多風險。

雖說現今的古蹟OT活化案,多半會要求得標者舉辦一定比例的文化活動,讓廠商的經營不至於與文資本身脫節,但即使如此,古蹟活化的經濟意涵,仍可能踰越古蹟保存的本意,讓古蹟的文化意義淪為商業利益的配角。

比方說,許多古蹟活化經營,大多從事餐飲服務,古蹟僅是商業活動的空間,文化資產的故事性,並沒有在古蹟活化的過程中被發揚,且當人潮匯聚,為了提供更多元的遊客服務,官方對古蹟經營的商業性將愈放愈寬,最終淪為商業掛帥、文資落寞的下場,這樣的結果,已與文資保存的初衷背道而馳。

因此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認為,官方在籌劃古蹟活化案時,應建立輔導機制,藉由文資專業人士的引導教育,讓得標的經營者盡可能將文資內涵融入經營項目之中,這才是古蹟經濟的真諦。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