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房子
搜尋建案
看都計圖
主題建案
VR看屋
地圖找房
查房價
各區房價
台北捷運
鐵路沿線
桃園捷運
地產新聞
最新市況
房市新聞
新聞評論
好屋開箱
專家百科
專家開講
焦點人物
購屋須知
市況掃描
房貸試算
創新設計
小宅裝修
精緻裝修
建材精品
影音專區
焦點直擊
市況播報
個案精選
高空環景
720環景
VR環景
討論區
建商推案
房市生活
廣告刊登
雜誌訂閱
會員專區
FB粉絲團
首頁
看新聞
新聞評論
預售屋轉讓炒作何解?實有舊法可用
陶朱隱園賣多貴?有實價登錄仍『看無』
高樓拔地起 我們想要怎樣的天際線?
疫後法拍屋不增反減 突顯房產優勢
特色景觀存廢 取決增容積還是限建
不再當租屋世代?年輕人:最近打算買房
南韓住宅新政 囤房嚴重還要狂蓋房?
台灣有囤房問題嗎? 不同資料解釋差很多
寬鬆政策下的市場百態
疫情對民生經濟的影響
不動產稅改之重-持有稅問題更大
新年新希望 息災解困救經濟
不動產改革知易行難 改良制度前恐怕先得革心
房市行銷法的精彩演變
包租代管爭議多 量體如何再擴大?
打炒房現拋售潮5000件?媒體作新聞
長輩房產不贈與 子女仍然能安居
樣品屋規定多 遠距看屋成趨勢
固有「有土斯有財」觀念 註定社宅走入死胡同?
法令宜明確保障相鄰關係
冬山河親水公園 溫泉開發須把關
精華地段蓋社宅 也能達混居效果
新竹房市短線遊戲 檯面下續演
自然建材求永續 需法規配合
多金銀髮族逆勢大投資 推升房市價量
造屋起樓 公辦遠不如民營
預售屋轉讓炒作何解?實有舊法可用
2020-12-24
【文/住展房屋網】近日有紙媒引用律師說法,提到事實上,若援引《平均地權條例》第八十一條關於「未辦理移轉登記之土地轉售」之處罰,預售屋契約的轉手買賣,是必須接受裁罰的。然而,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所制定的《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卻規定「預售屋契約轉讓他人,賣方不得拒絕」。
前者為法律層級,後者則屬命令層級中的「法規命令」類別,後者位階較前者低,因此主管機關若有意,應該是可以按《平均地權條例》裁罰預售屋轉手買賣、並修改低位法的。然而,住展房屋網觀察,並未有人因此法受罰。
預售屋轉手買賣可能造成炒作,因此才有人討論或能以《平均地權條例》來裁罰預售屋轉手買賣,先不論此手段是否合乎民情,住展房屋網在此或許得先解釋:為什麼預售屋的轉手買賣,可能造成炒作?
事實上,房價炒作時常出現在「重複買賣」的過程中。投機客以較低的價格購入預售屋,在量少而價揚時轉手賣掉,便有了賺頭。且因為非屬成屋買賣,亦能避開被視為能抑制短線炒作的「房地合一稅」。投機客從中得利,卻造成房價虛漲的後遺症,這便是預售屋轉售帶來的炒作效果。
這也使得一直以來隱身《平均地權條例》中的第八十一條,在此風口浪尖成為話題。但為何《平均地權條例》第八十一條,有能力被引用來裁罰預售屋轉手買賣?事實上,該法條規定:「土地買賣未辦竣權利移轉登記,承買人再行出售該土地者,處應納登記費二十倍以下之罰鍰」。
其中預售屋買賣,便符合了第一個逗號之前的要件:一方面,它包含了「房屋」及「土地」的買賣,另一方面,其權利轉移也只會發生在成屋取得建照之後,因此若轉售預售屋,確實會觸犯此條律法。
目前中央正積極立法抑制炒作,近日實價登錄修法草案一送立院,馬上由內政委員審議通過,內容也包含了預售屋契約轉讓時的實價登錄,並賦予地方主管機關查核買賣資金流向。浮上檯面的《平均地權條例》第八十一條,也被視為有明確罰則,可挪用來抑制炒作的法條。
但在此之前,為何沒有主管機關引用此法?是這條民國六十年代就已存在的法條,已不適用於現今狀況?還是大家忘了這條規定?抑或主管機關知情,一直以來卻未作為?住展房屋網建議,無論預售屋轉售是否帶來嚴重炒房效應、有關單位是否必須以此開始對預售屋轉受進行裁罰,《平均地權條例》及《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之間如此明顯的矛盾,勢必得先釐清。
住展全網圖片及文章版權所有,重製及翻印必究。
住展房屋網
相關文章
... loading images
央行副行長投書 恐透露出一件事
房市早已大到不能倒 籲央行速提對策
行庫搶推長期房貸 首購族易誤判情勢
央行再拋調控 喊話成份居多
房市供給是否過量 或將有解答
熱錢湧進房市 怎是健康發展?
社宅續遭標籤化 建商避之唯恐不及
政府開放移工後 旋即又見工安意外!
實登2.0這回玩真的?大家等著瞧
打房ing?預售限貸短空長多
Copyright © 2021 住展房屋網-預售屋,新成屋,房價最新情報網,購屋買房子資訊 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Design by
JoomlaSaver
登入
登入
記住我
登錄
以 Facebook 帳號登入
以 Google 帳號登入
忘記帳號/密碼
JavaScript is currently disabled.
Please enable it for a better experience of
Jum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