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溫柔都更 不視老宅為「城市之瘤」

【文/住展房屋網】擁有約五十年歷史的大安區「信維整宅」(信維市場大樓),近期在台北市議會質詢中,再度被搬上檯面討論。議員表示,大安區寸土寸金,但規模不小、年久破敗的信維,卻全無都更進度,像是「城市之瘤」,質疑市府處理都更「只挑簡單的」。

信維整宅要都更,確實是項艱鉅任務。1960、1970年代,由於要安置台北市過多居住於違建的住民,當時的市府興建了24處「整宅」出售給拆遷戶。其坪數大多較小,以信維整宅為例,一、二樓戶別的坪數多為個位數,高樓層也僅有十餘坪,整棟大樓共分割成近500戶。

坪數小、戶數多,使得信維擁有和其他可交易之公辦住宅一樣的問題:產權過於複雜,都更共識難以達成。此外,目前信維整宅中,有高達一半以上的住戶為租客,其中有不少便屬於經濟或社會弱勢。若都更成案,此處為數不少的弱勢戶就必須在城市中另覓生存空間。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儘管改建有其難處,但建築過於破敗、未能改建,帶來的安全及生活品質問題,仍得由居住於其中的民眾承受,因此拆除重建的確勢在必行。議員質詢後,台北市都發局長黃景茂也已承諾要專案處理信維整宅都更案。

但公辦都更如何公平?安置如何照顧到民眾需求?這些都是北市府接下來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住展房屋網提醒,儘管改建需求迫切,但面對產權複雜、弱勢戶多的案件,市府仍不能視之為應盡快剷除的「城市之瘤」,而是應該在規劃的過程中,同時看見個別住民的困難及需求。

久居的家園需要被拆除,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都不容易,且牽涉到複雜產權,更須長期、懇切的溝通、傾聽與協商。另一方面,溝通過程中,若發現有無力負擔改建成本者,或改建期間與改建後可能無家可歸者,也應該給予妥善的陪伴與幫助。

北市過去辦理的「斯文三期公辦都更案」中,對於拆遷戶,除了發放拆遷補償費之外,就曾提供所有權人及弱勢戶租屋媒合及中繼安置等服務,也在過程中引進社工陪伴關懷。這並非額外照顧,而是基本需求。

住展房屋網認為,公辦都更為的是維護民眾的居住安全及生活品質,不得不做;但在改建過程中,若能不粗暴倉促,有充足協商時間,並給予有需求者的應得的扶助,便能夠同時兼顧個人的生存及城市的發展。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