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國有土地標租熱 別忘顧及公共利益

【文/住展房屋網】國有財產署近期公布2020年的地上權招標情形,總共有17宗案件脫標,僅次於2013年的22宗,在今年房市熱絡的狀況下,脫標率51%、決標金額150億,都創下歷史新高。一般地上權招標大概是這樣子的狀況:開發商會向政府標下50至70年以上的土地使用權利,並在其上興建商場、辦公大樓或住宅,取得收益。

而以「地上權住宅」為例,由於地上權取得的成本比起直接購地低,再加上未取得土地所有權,建物並非永久可持有,因此線上銷售的地上權住宅價格,通常會低於市價2~3成不等,容易吸引對繼承事宜未有規劃的小資民眾入手,例如不婚族、頂客族、同性家庭等;當然,也有不少房東會以較低的價格買下,出租給房客作為投資。

住展房屋網在此要點出,國有土地可以利用的方式很多,招標開發是利用,若能興建社會住宅、滿足大眾居住需求,也是另一種利用。近年更加熱絡的國有土地標售,在土地價格節節上漲的當下,確實能為中央和地方增加不少收入,減輕財務壓力,但卻可能和中央上任以來的居住政策方向有所違背。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國有土地標售增加政府收入,但以地上權住宅為例,雖能吸引房東投資買盤,對租屋市場中的承租大眾來說,卻不一定公平:業者標下國有土地興建地上權住宅,房東以低於行情的價格輕易買入,卻大多以和市場租金相符的價格出租,是便宜了房東,對廣大租屋族來說卻沒有幫助。

前面提到,招標開發是利用,增加公共建設也是利用,住展房屋網建議,在土地價格飆漲的風口浪尖上,政府除了思考透過土地買賣增加收益,也不能忘記持守地利共享的理念,以公共利益思考土地利用方式。

關於應建的的公共建設,離目標戶數至今仍有還一段距離的社會住宅就是一例。那些原本要被出租營利的國有土地,若也能被用來興建社會住宅,便有可能滿足中央遲遲未竟的居住政策理想。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