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碳費開徵倒數計時
建築綠色供應鏈強勢崛起

作者:

本文收錄自:

文/成采錡

明年政府開徵碳費,短期造成原料成本上漲,長期則促進建築減碳。
當建商開始重視綠色供應鏈,未進行低碳轉型的業者恐被市場淘汰!

如同日前蛋價大漲,早餐店蛋餅價格也調升,當碳費開徵使營建原物料變貴,開發商多會想拉高建案售價以穩住利潤,然而,在全球金融市場動盪加劇、國內政策變動影響下,當前房市前景混沌、買氣低迷,調漲房價將不利建案銷況。

因此,建築業者勢必得選擇第二條路減少建築碳排放量、降低碳費衝擊,之中「建構綠色供應鏈」便是選擇之一;當建商開始思考優先選擇低碳原物料,國內中、小型建材生產業者也得開始進行低碳轉型。

然而,碳費徵收會不會推升房價?產、學專家仍一致點頭,官方代表環保署則出面喊話,「建築業非初期碳費徵收對象。」環保署沒提到的是,碳費初期規劃徵收對象──年排放量超過2.5萬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的石化、鋼鐵、水泥業者中,有不少營建業原料供應商。

根據環保署發布的2021年溫室氣體排放量資訊,應盤查登錄溫室氣體排放量排放源的石化、鋼鐵、水泥業者中,中國鋼鐵、台灣水泥、台灣塑膠等四十四個事業體,年度直接、間接排放量總和超過3.5萬噸CO2e。

盤點溫室氣體排放大戶旗下產品可發現,小到油漆塗裝原料聚氯乙烯(PVC),大到建築結構需大量使用的鋼板,在國內開始徵收碳費後,生產成本都將受影響,因此建築業界擔憂原料供應商轉嫁成本,將讓建築相關產業面臨更大的營建成本上漲壓力。

建築營建業 碳費準考生

高房價議題觸及官方敏感神經,環保署日前在新聞稿中重申,「碳費是經濟手段而非財政工具」,排放大戶可提出自主減量計畫,申請核定優惠費率。事實上,指標建材製造商如中國鋼鐵、台灣水泥等,都已提出減碳措施以降低政策衝擊。

然而,碳費實施後,建築業所受到的影響,不會止於原料成本增加,因為碳費採先大後小、分階段徵收為原則,可以預料,高碳排的建築與營建業徵收順序不會排在太後面;雖然環境部氣候變遷署籌備處回應,尚未討論到向營建業徵收碳費,相關細節如時程、費率等也未定,可隨著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逼近,建築與營建業遲早得直面碳費徵收這道題。

作為降碳排「準考生」,建築相關業者已從各面向開始備考,具體作為包括啟動溫室氣體盤查、規劃綠建築建案、優先採用綠建材、導入建築資訊模型技術(BIM)等,並有建商建立綠色廠商選商優先機制,種種跡象顯示,建築綠色供應鏈成型中。

建材不減碳 出口將受限

然而,要大幅降低建築碳排,選用高性能節能綠建材還不夠,因為建築物全生命週期的碳足跡中,包含建築物完工後的「使用碳排」,以及建材生產運輸與施工過程中產生的「蘊含碳排」。

根據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推出的「低碳(低蘊含碳)建築評估手冊草案」,「蘊含碳排」為建材原料開挖、運輸、製造、施工、更新維護、拆除廢棄等階段的碳排,意味業者採用高碳排建材,將影響建築物的碳足跡。

工研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副組長蘇一哲指出,未來沒進行減碳的建材製造業者,若產品有外銷或有供貨給品牌廠商,在國際上將遇到碳邊界調整機制及美國《清潔競爭法案》的限制,可能使建材的出口成本增加,降低廠商採用意願。

建築淨零 先改善材料

為鼓勵業者研發建築節能減碳技術及工法,早一步加入綠色供應鏈,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在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林憲德協助下,推出低碳建築評估系統(LEBR),確立國內建築物蘊含碳排的計算、評估、診斷,以及減碳改善的標準方法,並導入低碳循環建材與低碳工法認證,讓建築在設計階段就能落實減碳。

建築節能減碳技術研發,該如何開始?作為國際級應用研究機構,工研院早已著手研發低碳與節能材料。蘇一哲提到,建築材料改善是國際能源署(IEA)提出的建築淨零碳排技術可發展方向之一;以塗料為例,製造商可從減少溶劑、降低製程溫度烘烤時間、增加節能特性、結構設計提高耐久性,以及使用循環、生質料源等方式改良產品,降低建材碳足跡。

由工研院開發的日光反射隔熱塗料,便是成功案例。工研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經理湯偉鉦說明,具有高反射率與高發射率的屋頂,能阻擋大量太陽輻射進入建築物內,並能使屋頂表面溫度較低,降低都市熱島效應,因此日光反射隔熱塗料的研發重點,是提高日光反射率至90%以上,讓塗料更絕熱。

相比傳統白色隔熱塗料,日光反射率僅70、80%、耐久性約五年,工研院日光反射隔熱塗料的日光反射率可達90%以上,耐久性也翻倍達十年,讓建築施工一次,就能達到十年以上的隔熱效果。

湯偉鉦提到,南部有一家鐵皮屋超商,在使用工研院日光反射隔熱塗料後,一年節電15%,即3.9萬度電;以一度電4元計算,該超商全年省下15.6萬元電費,換句話說,建築僅一年就可回收約15萬元的施工與材料費用,對既有建築而言,是相當實惠的方案。

當隔熱效果更好、使用年限更長的塗料進入市場,傳統隔熱塗料將面臨更嚴格的審視,未來在淨零建築市場競爭中,也不再容易佔有優勢。

低碳工法 減碳比達五成

戴雲發說明,Alfa Safe耐震系統工法能有效降低鋼筋耗損率。

除了建材,選擇低碳工法也是降低建築蘊含碳排的方法之一,近期常見新建案採用的Alfa Safe耐震系統工法,便是低碳建築聯盟(LCBA)在2021年認證的低碳工法。根據LCBA認證書刊載,Alfa Safe耐震系統工法中,全棟柱中柱及系統牆的減碳比達50%,意味如果一棟地上十五層的集合住宅改用Alfa Safe耐震系統工法,在相同的生命週期內,工程中溫室氣體的排放僅是採用傳統工法的一半。

研發該工法的建築安全履歷協會理事長戴雲發說明,工法運用系統化的設計和自動化加工技術,能有效降低鋼筋耗損率,讓鋼筋材料使用更加精準,此外,該工法也可提升建築抗震能力,拉長建築使用年限,打造耐震等級相同,但更減碳的建築。

不僅前述耐震系統,市面上還有高阻隔節能膜、JW生態工法、鋁合金模板系統等經LCBA認證的低碳工法。當業者相繼投入研發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建材、工法,忽視建築低碳轉型趨勢的業者,未來旗下產品恐因單位碳排量較高,被極力爭取優惠碳費費率的建築開發商排除在綠色供應鏈之外,錯失減碳商機,最終在原有市場萎縮下,慘遭時代淘汰。

本文收錄於489期《住展》2023年6月號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

住展專欄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