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全台七成老屋剉咧等
地震發生 居家安全 小心兩大隱形殺手

作者:

本文收錄自:

全台近七成房屋興建於921大地震之前,由於當時建築法規、耐震規範不明,且二十多年來地牛數次翻身,老屋雖然安在,但還能禁得起幾次折騰本就是問號,加上國人好裝修,常見拆牆、增改衛生間、陽台外推等結構改動,一不小心恐傷筋動骨,置居住者人身安全於極高的風險當中,不可不慎。

文/朱福山 圖/羅劍明

李志村說921大地震之前蓋的房子,室內隔間牆都是磚造的,所以當時房子倒的時候,第一個就是隔間牆倒塌,再來是沒有固定的家具、家電。

「地震發生時,建築物擠壓會導致人員傷亡,尤其是921大地震之前蓋的房子,室內磚造隔間牆往往第一個倒塌,當人被擠壓在最下層,未固定的家具、家電,甚至磚頭陸續砸下,很可能就出現死亡狀況。」描述起震災現場,社團法人台灣防災產業協會理事李志村語重心長地說。

當地震來臨,一般以房屋一次性倒塌所造成的傷亡最嚴重,然而,多數人受傷的原因卻是建築物結構破壞引起擠壓、室內空間物品倒塌或掉落等,因此,結構支撐不足、未固定室內物品堪稱地震來臨時的「兩大隱形殺手」。

破壞結構牆 將動搖建物安全

實務上,建築物結構支撐不足,往往是結構牆遭到破壞所致,究竟一般住家中,哪些牆可以拆,哪些牆不能拆?合砌設計執行長徐俊福指出,建築物內牆體大致分為剪力牆、承重牆、隔間牆三大類,前兩者若被拆除或挪動,恐動搖建築物本體的穩固安全性。

他進一步解釋,剪力牆、承重牆常見出現在廁所牆體與分戶牆的位置,和大梁底下的牆體同屬結構牆,都不建議拆除,「前者(剪力牆)多用來承受地震中的水平力,又稱為耐震牆,一般採橫向、縱向平均布置,避免因受力不均產生耐震破口。後者(承重牆)主要受力由上而下,和梁柱一起承受建築物的垂直重量。」

「至於隔間牆,可用921地震的時間點作為分界,之前興建的建築,隔間牆不可亂拆,之後興建的可視需求挪動。」徐俊福說。

時代更迭 兩種牆已可拆

徐俊福建議民眾可申請竣工圖,比對現有室內裝修圖,可清楚分辨住家結構是否有經過變更。

1999年9月21日,凌晨1點47分,全台地動山搖,造成五萬一千多棟房屋全倒,五萬三千多棟房屋半倒。當時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副教授單信瑜曾前往災區協助救災,並拍下建物遭破壞的畫面,其中不少人員傷亡就是因為室內磚造隔間牆倒塌所致。此後,政府修訂建築相關法規,加強建物耐震規範,而921大地震也成了建築安全的一道分水嶺。

之後,隨著年代更迭,在耐震法規、建築施工法規提高的同時,全台建物量體越蓋越大,樓層越蓋越高,構法必須輕量化,載重才不會過重,因此新大樓室內的「輕隔間牆」及「分戶牆」也開始有別以往。

921大地震後新建房屋,室內的「輕隔間牆」多不具結構能力,單純是為了分間與降低音量而施作,構法如辦公室的隔間,常見前後封板內塞隔音棉,並不會使用RC結構;有別於傳統華廈裡的「分戶牆」有承重作用,目前鋼筋混凝土蓋的新型態集合式住宅裡單層動輒七、八戶,分戶牆功能多轉向隔音需求,已不具承載力。

老屋轉數手 結構安全哪裡查

值得一提的是,在房屋交易當中,以中古屋為最大宗,然而老屋經過好幾手轉賣,如陽台外推、增加衛生間等結構性問題暗藏其中,民眾要如何判斷現有結構是否安全?徐俊福給出的答案是── 比對竣工圖。

竣工圖指建築工程完工後,反映竣工實際樣貌的工程圖紙,包括平面、水電、梁柱系統等,圖上外牆一目了然,可簡單判斷主要結構牆所在;除超級老屋外,近二、三十年的竣工圖大部分都有格局圖,可比對現況內部隔間,哪裡少一面牆、多一間衛浴都清晰可見,一旦發現結構曾經變更、有安全疑慮,便可請結構技師檢查、補強。

「雖然現在很多民眾有基本的安全認知,但判斷標準卻常因一些現實考量而無法堅持,比方老屋翻新時,透過牆面打除工程,可將外牆外推,達到室內空間增大的效果。又或者聽見他人拆牆案例,就產生『鄰居行,為何我不可以』的心態,最終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徐俊福說。

地震來了 躲哪裡最安全

學會判斷結構牆所在,除了防患未然外,在地震發生的當下也有助自保。具建築背景、芬格設計總監林京蔚指出,公寓或大樓的逃生梯因四周皆為結構牆,安全程度最高;至於室內空間最安全的地方,則在結構牆體旁,最易分辨方式就是房屋最外圍的四面牆,尤其是牆腳位置,多有附近梁柱的額外支撐。

地震來臨,建物內隱形殺手除了被破壞的結構體外,未固定物品、家具也是一大害,根據日本東京消防廳統計,地震發生時,有三到五成的人員受傷是因為家中家具或家電傾倒、移動所致;交通部氣象局統計資料則指出,當地震震度來到四級,少數未固定的物品將危害室內的人身安全。

為此,民眾最好將室內大型家具、家電用品,盡可能固定在牆面,桌椅盡可能安裝止滑裝置,矮櫃、抽屜宜做好扣合,以防抽屜彈出。另外,較少人留意的一點,玻璃門扇兩面最好貼膜保護,防止地震搖晃時破碎飛散。

家具、家電在地震發生時,除因傾倒、移動或掉落造成傷害外,還有可能因此阻礙逃生出入口與通道,甚至造成搶救困難,因此,靠近床、座位及窗戶旁等位置,應避免擺放重物,或者其他容易傾倒、移動、掉落的大型家具;若無法避免,則建議選擇較低矮的家具,或是變更家具擺放方向,避免傾倒擋住逃生路徑,造成人員傷害。

921地震因室內磚牆倒塌導致人員傷亡。
921地震發生時,分戶牆遭破壞,牆中因有鋼筋結構未坍塌。圖片來源:單信瑜臉書,李志村提供。

從日常做起 找尋家中避難處

須注意的是,地震「黃金三角」的避難訊息在網路流傳已久,內政部消防署對外澄清,此為錯誤訊息;坊間所謂黃金三角,指的是建築物倒塌時,會在家中大型家具周圍,創造出三角形的避難空間,藉此增加生存機率,但實際上,地震發生時人們根本無法短時間內判斷出地震搖晃方向,家具移位、物品掉落的狀況更是防不慎防。

最好的因應方式,就是「趴下、掩護、穩住」三個動作,原地趴下避難,盡可能找堅固的家具或具防護力的物品進行掩護,例如可躲在桌椅底下來保護自己的身體,千萬不要貿然移動關瓦斯、開門外逃。

室內家具、家電的安置,都是民眾很容易忽略的一環,民眾為了自家空間寬敞或方便,隨意或非經許可而變更室內格局等行為,都有可能改變建物本體的結構穩固性,要規避室內隱形殺手的存在,建議不妨從日常生活中做起,想像當地震來臨時,該如何避難,家中哪些地方又是最安全的避難場域,避免遇上強震驚慌失措而錯過逃生時機。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

住展專欄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