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惟馨周報】繼郭董之後,韓國瑜也終於表態,使得下屆總統大選話題進一步引爆。目前已有業者選擇迴避暫緩推案,
但看來更多業者採取先賣先贏策略;
無論如何,都必須進一步加強促銷,
才可能讓消費者願意在選前進場…
是不想再承受外界壓力,還是經過縝密算計?無論動機或原因為何,高雄市長韓國瑜上週終於表態。表面上看起來,是強調不會參與(國民)黨內初選,但話沒說死,反而留下更多想像空間;部分人士更直接解讀這是『司馬昭之心』,等同於宣布參選,最後國民黨也還是將韓列入初選名單中。
韓國瑜表態 選情加速引爆
郭韓二人先後表態,可說讓原本就已一團亂的選情,更進一步提前引爆。原本一般認為,應該要到下半年後,才會對房市產生影響;如今發展至此,負面效應恐將提前發酵,這對業界而言,自然不是好消息。
不過選舉話題,說起來也只是媒體一頭熱;現階段多數民眾更關心的,應該還是攸關自身生活品質的公共建設推動進度。像是一直懸而未決的環狀線第二階段就是其一,稍早蘇揆終於拍板核定,屬北環段的三重,自是受惠的區域之一。
三重各重劃區 推案持續擴增
不過北環段行經的,是開發早就來到尾聲、發展漸趨成熟的重陽富貴段,此區近幾年幾乎沒有新案;近一年來三重較熱的,還是新重劃區,包含富貴段南側(中山高以北)的仁義段自辦及二重疏洪道兩側。
仁義段距現有捷運 (蘆洲線三和國中站) 稍遠,但單總價在三重算相對平易,因此去年首波推案銷況都不錯;最早推出的「仁仁愛」,據悉業主茂德已再購入新土地,無意外將是「仁」案二期,稍晚進場的「日日‧東森」住家已近售完,稍早又再釋出店面銷售。同區「小品川」則稱已售逾六成。
原本預計今年初進場的「大亮時代」,現場宣稱反應熱烈,等於未公開即完銷(17-24坪規劃共81戶),因此二期已開放預約;一期訴求訂簽10萬,二期預計也會推出相同訴求,但金額提高至15萬。本區最新案則是「啟昇鼎臻」規劃坪數稍大為33-35坪共38戶,預定五月公開,開價未定。
目前仁義段的成交行情大概在40萬/坪上下,而由於多數個案都採含車位銷售策略,因此客戶認知價會再壓低至38萬/坪左右;不過之後靠河岸(淡水河)區段推出新案後,價格就會往上拉高。
至於二重疏洪道兩側左側五谷王段,不少個案也訴求3字頭單價,不過或許因為旁邊是工業區,且和市區隔了一條疏洪道。故儘管南側有捷運(先嗇宮)站,但銷況還是無法和仁義段相比。
右側三重段則較近市區,且也有捷運行經,因此個案設定成交幾乎都是5字頭起跳。區域最新案「力璞立」稍早再併入鄰地,總戶數確定為140戶(含5戶店面),住家則為15-28坪二、三房規劃,開價54-59萬/坪;特殊處是地目為商業區,因此二至四樓登記事務所(共30戶)。
之後本區最南端還有超級大案將推,為村品建設「左岸京站」,將興建26層地標建築,全案共225戶,產品為18-39坪規劃,最快五月進場。
 |
新北市三重區(二重重劃)「左岸京站」結構體。 |
樹林封閉市場 仍有少數例外
相較於幾個重案區,樹林就顯得平靜許多,消費上還是以區域客為主,因此去化速度不快,但仍算穩定。樹林、新莊及板橋(溪崑)交界的大豐紙廠變更造鎮案「super」系列是少數例外,以下新莊、板橋後站及浮洲客為主。
該案最新一期「新板巨星」目前仍主打699萬廣告價,不過是登記事務所戶別;附近「台信享世代」價格相近,但登記的是住宅且門牌屬新莊,因此反應尚不差。
另一個例外則在柑園地區,為規劃當地少見公寓產品的「橙市chance」,主要應該是業者銷售策略奏效;其廣告訴求距土城捷運頂埔站不遠,而實際買方也多來自土城。
其他動態方面,武林國小附近無尾巷內「幸福城家」一、二期成屋續售,價格策略一反目前大趨勢,反而從原本的31萬/坪調高到33萬/坪。後站彭福國小附近「立天下」則推3房990萬廣告價(不含車位),目前去化約9成。
未來樹林市區將會有指標新案,為碧瑤機構之「碧瑤一品學」,基地在文林國小旁潭興街,屬市場用地,將推出二至三加一房產品,預計六月公開。
A7競爭 林口僅住一持穩
一度是超級重案區的林口新市鎮,最近鋒頭則是全被交流道對面A7重劃區搶走;畢竟單價差了5-10萬/坪,但反而更近大台北一線區,差別只在門牌,何況桃園市現在福利比雙北市更優渥,難怪林口段這邊最近市況乏善可陳。
或因如此,近期林口段全無新案;當地家樂福賣場附近,預計五月進場的「呈冠twoMore」及「麗江家家」,都是更名重推案。
 |
新北市林口區(新市鎮)「呈冠TWOMORE」。 |
呈冠案原名「呈冠四季」105年三月預售,當時產品為17-37坪一、二房開價45萬/坪;現在產品則改為43、46坪三房共48戶,另6戶店面保留,開價42-45萬/坪仍是區段高標。麗江案則是「麗江樂芙」換代銷更名重推,產品為26-38坪二至四房共73戶,七樓以下登記事務所,開價未定(上一手106年初開價35萬/坪)。
當地住一區塊則大概是整個林口段當中,較不受A7重劃區競爭影響者;畢竟本區產品趨勢完全不同,大多是中高總價別墅。近幾年更因為康橋學校進駐招生,出現不少專為康橋學校而來的外地高端客層。
區域最新案為只在本區推案的薇閣建設所推的「薇閣雲軒」,產品規劃幾乎是前期「雲鼎」縮小版;全案規劃四樓(地下一層)獨棟別墅共14戶,建坪96-130坪,停車模式有前院或地下室兩種,總價5000-7500萬。
A7重劃區的磁吸效應,不僅影響新北市林口段,長庚醫院周邊區域也沒倖免。所幸該區近期推案不多,加上內需力夠,因此舊案去化速度雖慢,但還算穩定;近期新案則為「川弘琢悅」,基地位文華國小附近,興建中,預定年底交屋,全案共29戶,規劃19-38坪一至三房,一樓為樓中樓,開價32-35萬/坪高於區域行情。
至於A7重劃區這邊,新案仍持續進場;稍早最新案為樂善國小附近,寶佳機構「協勝玉子園」,規劃24-43坪產品共193戶,開價26-29萬/坪,廣告價588萬起。另一新案是高雄欣巴巴事業的「欣時代」,基地位善捷段商業區,一、二樓店面4戶,三樓辦公室19戶,四樓以上住家26-35坪規劃,全案共258戶,開價24-27萬/坪。目前推出限量之首付39萬及全裝修加車位優惠專案。
和欣巴巴案同區還有「富宇悅峰」;銷售手法頗特殊,其中約一半量體為24-30坪產品,規劃為三套房,強調出租收益,其他則是27-31坪二加一房,全案共263戶,開價28-32萬/坪。
過嶺太子案 終於正式推出
接著看到訴求近高鐵特區的過嶺重劃區;醞釀許久的太子建設案「太子松馥」終於進場,基地位「宜雄瓏耀」對面,強調當地唯一上市品牌建商推案,產品坪數22及39坪共107戶,純住家規劃(一樓為休閒公設),採18.5-23.5萬/坪不二價銷售。
 |
桃園市中壢區(過嶺重劃)「太子松馥」。 |
之後同區宜誠機構還將推「宜雄絢耀」,基地位民族路上(商業區),總量體高達348戶,產品坪數27-64坪,一樓規劃12戶店面,牌價據悉將高於23萬/坪,預計五月進場。同樣預定五月公開,不過人員已先進駐醞釀的,還有「幸福公園6」,規劃27-31坪二至二加一房共110戶,一樓6戶店面,開價18-19萬/坪。
同區「松御苑no.6」則是相對少見的透天規劃,建坪80坪,訴求住店兩用,總價2188萬起共7戶。
高鐵軌道另一側新屋頭洲段也有新案,仍是透天規劃;首先是「青庭院」,位舊案「峰墅2」旁,建坪59-69坪共14戶,預計下月完工。頭洲國小對面則有「荷蘊展」,全案僅2戶,建坪89坪,總價1980萬起,年底交屋。之後同區高洲段還會有寶佳機構合遠建設推大樓新案。
新屋市區附近也有新案「陶樂詩」,屬都計外甲建案,強調距市區不遠,產品為五樓公寓,坪數48-55坪(含車位)共24戶,總價698萬起。
觀音新坡往市區方向也持續有新案;最新進場者為「美的世界」,全新完工,規劃透天建坪52-63坪,其中臨路13戶訴求店面,總價980萬起,其他18戶住家總價960萬起。同區大樓、透天都有規劃的「紐約幸運星」則進度稍有落後。
個案更多且集中的草漯重劃區,同樣續有新案;五月會先有「豐暘和苑」進場,基地位新生路、三多街口,規劃五樓公寓26-37坪二至三房共17戶,總價470-550萬(暫定)。預定六月推出的「黃金屋no.15」位置則在草漯往觀音市區方向(非重劃區),屬甲建案,規劃三樓半透天共19戶,建坪及總價還未公佈。
……>>欲閱讀全文,請訂閱惟馨周報
都更容獎大方送 都計大崩壞
【文/住展房屋網】台灣都市更新滯礙難推,一般認為是建商(實施者)與地(屋)主缺乏互信;但其實說穿了,還不就是利益喬不攏。只不過,主事者並沒有參透,都更整合會牽涉到利益問題,其實是當初包含一坪換一坪、地主不用出一毛錢及大方送容積,這些實際上根本是謬誤的推動模式,才讓都更整合演變成爭利舞台,進而造成後來這一系列的問題。
當然,如今木已成舟,想要收回這些好康已是不可能;因此亡羊補牢之計,就只有將其全部攤在陽光下、白紙黑字全部算個清楚,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讓參與都更的各方,至少能夠明確知道到底能得到多少利益(容積獎勵)。這樣一來,當進行利益分配時,至少不會造成各方認知不同而整合破局。因此,日前內政部通過「都市更新建築容積獎勵辦法」修正草案等四項子法,將都市更新的容積獎勵予以明確化。
或許這些修訂師出有名,但看過實際內容後,住展房屋網企研室仍無法理解,這些額度,到底是怎麼算出來的?雖然大家心知肚明,這些容積形同免費大方送,但至少還是要有一定的對價關係;因為某一開發基地實際容積之多寡,攸關日後這棟建築物,對所在區域所造成的各項負荷;容積額度愈高,進駐人員當然愈多,對周邊區域造成的負擔當然更大,就需要投入更多公共建設及資源。理想狀態,當然是先投資公共建設,再思考增加容積;但現在情況剛好相反,甚至很多時候根本沒有後續公建投資補強。
但是現在看到的修訂內容,僅是原則性的上限規範,卻仍無明確說明,為什麼耐震設計、綠建築和智慧建築設計,同樣都最高給10%容積獎勵?又為什麼只要規模夠大,就可以最高給35%獎勵!甚至最無法理解的是,單單只要協議合建或一定時間內開發,竟然也都可以拿到免費容積?
事實是,有些容積獎勵或許有其道理。比如提供公益設施、無障礙空間或智慧綠建築等等,但其實也有很多項目根本就是浮濫放送。因此除了各項獎勵名目的額度明確化外,其實內政部更需對外說清講白的是,某些根本沒有道理的名目,為什麼還可以繼續給予(容積獎勵)?又為什麼百分比是這麼多?否則,如此浮濫放送(容積)之下,根本就是造成都市計畫的大崩壞,當然也為日後的都市發展埋藏潛在的不穩定因子;說難聽點,根本就是目光如豆、殺雞取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