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海輕軌變錢坑 勿驚,以後錢坑多的是!

【文/住展房屋網】新北市淡海輕軌通車至今,因運量遠遠不如原本的預估,導致淡海輕軌連兩年虧損,去年一年更虧了約1.7億元,因而遭審計部要求改善。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表示,淡海輕軌虧損只是捷運建設失控問題的冰山一角,目前全台起碼還有數十條輕軌待建、或正在籌備;在可見的未來,「一條輕軌一錢坑」的狀況將遍及全國。

據官方指出,淡海輕軌虧損的原因,主要是淡海新市鎮開發未如預期,目前遷入淡海新市鎮實際居住人口不到原本預估的5成,因而導致搭乘輕軌的人次偏低,整體運量不如預期,最終陷入虧損的泥淖。

住展房屋網企研室指出,目前全國開通的輕軌除了淡海輕軌,還有高雄輕軌,兩條輕軌路線同樣都在賠錢,其中一個共通因素是「運量不足」。事實上,台灣捷運建設在規劃階段,都會有當地民眾公共運輸搭乘率與運量估算。原本這應是專業且科學性的統計,但現在早已流於「作弊」,運量灌水早已是公開的祕密。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明知道捷運或輕軌運量不足,為何還硬要蓋?箇中理由就是政治人物想要討好選民、爭取選票,或者是為了沿線土地開發利益而來。在這種環境之下,輕軌變成「面子工程」和「騙選票工具」。運量不足?那就虛灌運量讓它過關;自償率偏低?那就多畫幾塊土地開發案來填坑。

台灣真的需要這麼多輕軌?又或者該問的是,目前規劃蓋輕軌的地方,真的該蓋輕軌?

如果從客觀且系統性的分析,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但各縣市偏偏拚命要蓋。包括基隆、新北、桃園、新竹等等。可悲的是,明眼人都知道每一條輕軌都是一個新錢坑,但偏偏選民也愛,那也怨不了誰。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更諷刺的是,在預計興建輕軌同一條路線上,有的早就有公車、台鐵等交通路線,民眾搭乘率並不高,為什麼會有人認為蓋了輕軌,民眾就會改變通勤習慣去搭輕軌?這種騙人騙己的想法,注定輕軌開通必定賠錢的命運。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