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住展雜誌】地方選舉已經底定,人們從激情中回到現實。一心想翻轉現況,或努力去維持現狀,都是情有可原。畢竟,社會資源的分配極難公允,更難讓多數人滿意。何況如今的台島經濟已經偏弱,再沒有能力展氣魄,推動大型的全國性改革。
像當初健保通過立法,挖了個大錢坑;以及許多不同族群長期津貼,都增加了坑的深度,平復無期。
國債逼近六兆,政客已不許再濫開支票,任意舉債。從而諸多日常開銷,亦有捉襟見肘之勢。原因是稅賦大事居然視同兒戲,房屋稅地價稅隨意升降,匪夷所思。納稅是國民義務,須由法律定之,豈可由地方首長信手決定。稅源不足,新的建設經費從何而來?既有設施如道路、橋樑、抽水站、蓄水庫,連維修預算也難湊足。
以美國為例,聯邦政府迄已舉債廿一兆美元,據報導每年赤字均在一兆左右。川普這兩年減稅,國庫短收歲入,情況更糟。然而,超級大國工商業發達,徵稅不難。他們是社福支出過多,才導致透支。資本主義國家若缺乏正義理念,不顧弱勢生計,則與叢林禽獸何異?大國的社會救濟支出之龐大,十分驚人。可是國力堅強,還能挺得住。
且看房地產方面的優惠,對於維持美利堅全球強權的美國軍人,尤其寬大。除了豐厚的住屋補貼,尚有購屋特惠。單身租屋每月補助兩千多美元,成家者三千多美元,真羨煞人。軍人購屋免頭期款,房貸百分之百,分數十年繳還,利率低於百分之一。數十萬美軍都是募兵,這樣的條件夠棒了吧。咱募不到兵,何妨學樣,也有利於房市。
由於國情不同,台島軍人購屋並無優惠;且軍改還通過減少年金,差異極大。從總體經濟而言,貨幣留在政府手中是最不利的,因對於投資和消費全無助益。美國給商人減稅,金錢流入各種市場,刺激消費提振內需,難怪川普的施政改善全美的經濟景氣。咱們對科技業和少數產業減稅,卻完全沒收到任何效益。
瞧瞧滿街狂奔飛馳的超跑,不時登上社會版新聞,其中有許多是科技業老闆的家人。他們受減稅之惠大賺財富,卻沒給員工加薪,現鈔多得數不清,豪宅一買數戶,幾億元算什麼!倘若像美國有健全工會制度,經營者豈敢獨佔盈餘?怎可能高收入低課稅。再者他們企業家捐助公益建設,超出台島千倍以上。
由於公共建設取之於豐收的稅賦,故有餘力從事社福補助。美國各種收容所,失業救濟、貧苦救濟等十分多元。像台灣這麼小的地方,因沒錢度日而燒炭自殺的案例,卻多過如此複雜種族的美國,真教悲哀。關鍵在於社會財富分配失衡,社福短絀代表正義概念不足,無以濟資本主義之偏。青年購屋比照美國作法,很可能讓許多家戶展歡顏。
選出來的首長,不論連任或新到,經濟已被視為最重大課題。而花大錢搞硬體建設,肯定會遭抗拒。百姓度日不輕鬆,整體稅收得來不易,分配到都縣市長手裡,切記得省喫儉用,切忌糜費虛耗。政客切勿以「惡小」而為之,貪鄙行為於法不合,於德有虧。現今網路時代樣樣透明,還是把念轉正,好好為台胞們打拚幾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