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經濟景氣與房市展望

【文/住展雜誌】「全民拚經濟」在選舉過後,已成為台島共識。多數人都呼籲抛下意識形態,提振內需,促進投資,把經濟搞上去。目前看來,風起雲湧,頗有振翅高飛的架勢。百姓寄與厚望,尤其社會低薪族和艱困行業,更期待早日翻身,至少過的像平常人;有工作,能溫飽,一家團聚,有小確幸。這要求不算高吧!

人們常說「設身處地」,意指同理心之為用,政策制定者最應具備這胸懷。設想自己是騎機車穿梭街路的上班族,每日面對龐大車陣,和駕駛有死角的大貨卡及公車。

僥倖活下來,辛勤工作所得才廿餘K,上不足奉養父母,下無能照應妻兒。偶爾亦應設想,身為觀光旅店或民宿經營者,每天瞧著門前冷落車馬稀,該如何撐下去?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有此一念,制定政策時,便不致苛薄粗率,包括稅賦和種種無厘頭的緊箍咒。許多行業已悶得透不過氣,政客們卻視若無睹,仍逕自為所欲為。近時公布小資族年收四十萬元以下者免稅,算是小小的善舉。然而大企業續免大稅的同時,並無能有效敦促老闆們允諾加薪。資本主義的弊病,在台島實在愈趨嚴重了。

別以為經濟不振都是全球大環境所致,其實國家政策既失衡又錯亂,才是元凶。數十年來資本家掌控金源,政客或勾串或屈從,始終成為壓榨勞工的幫助犯。以歐盟的德國和美國為例。因經濟策略不同而居於頂峰,環宇諸國難以匹敵,足見事在人為。台灣或許不缺人才,可是說不上話,又有何益?

房地產也一樣,火車頭產業的方向主軸不定,政客時而捧時而摔;例如重大公共工程,一卡數年面不改色。業界心灰意冷,鬥志大退。此外,房仲業內居然有努力唱衰者,未知是哪根筋不對。等到自家接到大案想推,大滑一跤落入自設的魔咒,才悔何必多嘴。這樣不務實的社會習氣,亦是敗壞景氣的可悲元素。

台島都市化甚透澈,加以網路風行,小眾發言人比比皆是。各方的「有此一說」,每每相互影響。有些建案興高采烈的推出,不巧碰上連續唱衰的談話節目,論者游談無根,卻危言聳聽。偏偏人們最易受這類言語煽惑。於是房市充斥灰黯氣氛,揮之不去。倘若缺乏主政者強有力的登高一呼,扭轉大眾對房地產政策的疑慮,則談復甦猶嫌太早。

二○一九年的啟始有些不同,即媒體的焦點聚光在南台灣的高雄。自去歲狗年末季吹起韓流,高雄已壓倒台北,成為人們關注的重心,「及得見梅還冷淡,東風全在小桃枝」是也。值此新年頭舊年底,人們燃起新希望,這是多麼好的氣象。高雄的市況有起色,旺一分算一分,由南到北,或許景氣重見光明就在今年。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春江水暖鴨先知,房市春節前的看屋人潮冷熱,將是重要指標。六都諸侯各就各位,現今並非各自打拚,而是高倡共同拚經濟,意識形態淡化,一切好辦。尤其台商回歸的企業立足點或居址,將帶動區段熱絡繁榮。營造友善環境,安其居,展其業,哪個城市搶得先機,便更能重振房地,造福地方。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