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住展雜誌】環球兩強貿易之戰,掀起漫天風雨,停停打打,底線難以捉摸。股市上沖下洗,散戶哀聲遍處。島內淺碟經濟,自然俯仰由人,做不得主。樂觀者認為,富貴險中求;危機入市,希望無窮。悲觀者束手,忐忑不安,只盼別再出現金融風暴。也有不少人預言,強國兩敗俱傷,咱們很可能從中撿到便宜。
凡事常有一體多面,往好處想令人振奮。譬如有許多製造業廠商,可能撤出大陸轉戰台島,尤其是台商,並預估會有若干千億元的資金湧入。朝空處看,關稅壁壘必影響進出口,紅色警示網既寬又密,部分產業或將寸步難行,更值得擔心者,萬一擦槍走火,掀起其他層次的風暴和亂象,到時誰也逃不掉。
經濟部已核准在台投資的金額,據稱已達兩三千億元之譜。此外,廠房辦公室需求,將可給房市帶來利多,這是好事。原來近年一直有「創造友善投資環境」的呼聲,不論農地、工業地、建地,公部門都宜設特別窗口處理相關事宜。方便善巧,才能招徠投資者。至於增加就業機會,自然為社會大眾所樂見者。
曾有人把旅外經商者回台投資之舉,比喻為鮭魚返鄉,且被廣泛沿用。事實上,洄游魚類返出生地,完成任務後即告命終,而任務多半是產卵。赴陸經商又返台者,可想而知,是碰到較艱難的營運處境。否則設廠多年,安土重遷,何必多此一舉。也因此,咱們得更周延的改善法令,創造優資投產環境,留住並吸引眾多廠商,近悅遠來。
創造好環境談何容易,當年台商自台大量西進時,曾流傳一句話,留下來等死,或走出去赴死。意即橫豎都是死,唯秉此一念,既無退路,只好殺出一條血路。現今仍存活者,可謂歷盡滄桑,千錘百煉。決心返台繼續打拚,值得國人為他們喝采,同時要以優良的配合條件來協助廠商。否則,貿易大戰波及極廣,台島能否自保尚不得而知呢!
依目前台島房市觀之,都更是各方共同的寄望。都市蛋黃區,處處是老舊乃至危老建物,怎能吸引回歸者購住?即使商辦大樓,也缺乏大面積的物件。更何況咱們的房價起伏不定,買後即跌,誰能接受?近時大陸有七十餘處城市,房價都明顯上漲,從投資報酬角度考量,回流的資金將不如預期中那麼多。
再看全民矚目的供電量議題,近些年的種種誤謬施為,已形成盤根錯節的險惡局面,收拾不易。供電量不穩,茲事體大,民生及工商業,誰能安心投資安心過日?電梯卡在梯間,手術開刀暫停,工廠機器停轉,冰箱食物敗壞……。電力不足的城市,像體力欠佳的人,度日如年,成事困難。返台投資的廠商,不會忽略這個環節的。
誠如前述種種客觀元素,究竟對未來經濟發展是助力,抑是阻力,仍待觀察。目前檯面上的總統參選人,少有提及重要政策理念者,或許得再等一等。國家發展前景不明,長期在五里霧中迷亂徘徊。與亞洲諸國相較,愈趨瞠乎其後,未免令人憂心。房市之不治,何以天下國家為?安居為民生大事,期待政客們多費點心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