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方選擇增多 Q2 新案噴出

【文/住展雜誌】在市場氣氛逐漸好轉下,各區新案紛紛進場強銷;供給量增加,不僅消費者選擇多,也代表建案銷售競爭更為激烈,議價彈性將可望因此變大…

儘管中美貿易戰持續升溫,造成股市震盪,不過台股站穩萬點已有一段時間,整體經濟狀況也的確較之前好轉,因此民眾消費意願及信心都明顯提升;而反映到房市端則是,案場來人近來也都出現回升情況。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在人氣回籠的激勵下,約自第二季開始,房市業者推案已更為積極,各地區新推案數量都較之前增加許多。那麼,這一波新推案潮,有哪些特徵或趨勢呢?以整個北台灣來看,重劃區可說是獨領風騷,甚至呈現新舊重劃區相互輝映、同場較勁的局面。

新舊重劃區 同場較勁

面積最廣、人口最多的新北市,照例還是這波推案潮的重心所在。兩年前出現首案的板橋江翠北側自辦重劃區,依然是眾案齊發;位區的「興富發大悅」及「歡喜市」,是該區最新推案,接著準備進場銷售的,還有宣稱成交均價要五字頭的「遠雄江翠」。

除以上三案外,包含國泰、國美、麗寶、勝輝等知名建商,也都會在江翠北側推出新案,其中國泰推案更宣稱要賣到五字頭。去年造成轟動的立信「新外灘」系列,也即將推出最新一區。

除了江翠北側外,最新嶄露頭角的新店中央新村北側重劃區,也即將進入推案高峰。該區首案目前強打總價八八八萬的「波爾多」正持續強銷,據悉現場人聲鼎沸;緊接著國美及國泰新案也準備在五二○前後進場銷售,案名分別為「國美中央新村」及「國泰豐格」,產品都是約二十五到五十坪的二到四房規劃。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去年中出現首案的土城暫緩特區,也是正值推案熱;不過土城房市目前最具話題的,其實是位暫緩特區旁,屬工業區變更開發的宏璟建設大案「土城日月光」;該案共蓋七棟建物,低樓層皆規劃商場,總案量超過七百戶。

新北重劃區 市況正熱

三重地區也相當熱鬧;當地仁義段自辦重劃區首案「仁仁愛」還在醞釀階段,除此之外,目前尚無其他推案消息。相較之下,去年終於出現首案的二重疏洪道兩側重劃區,終於再有新案;五谷王段國泰新案正在搭接待中心,同區段量體超過三百五十戶的「新濠漾」最快本月推出。同一重劃區之三重市區這一側也將有新案,為位去年區域首案「新美齊.匯」旁的「捷運京典」。

不過新北市的重劃區熱,不只要看以上幾個新闢重劃區,前些年一度當紅的幾個舊重劃區,也都再度加溫。首先數年前一度交投熱絡,被認為是央行祭出信用管制箭靶區的新莊副都心,就再度有指標新案出線。

該區商業區除了稍早終於正式推出的超高單價案「遠雄九五」外,還有「麗寶ALL IN ONE」剛推;麗寶案平均牌價約五十萬/坪,加上推出限量已購戶抽蘋果手機,據稱反應相當熱烈。同區稍後還會有寶佳機構的「捷運讚」推出,如無意外,應該會主打相對低單價。

北邊的淡海新市鎮,則應是受惠於正在試車、預定年底竣工的輕軌捷運題材,最近也開始又有新案推出。當地最受外界矚目、量體超過三百戶的超級大案「海上皇宮」,目前正在下架,建商高層對外宣布年底推出;不過根據瞭解,該案會先在外接待醞釀潛銷,正式推出時間點則可能落在明年初。價格方面,則據稱要賣三字頭區段高單價。

新北房市不僅新重劃區正熱,幾個舊重劃區也再度嶄露頭角。(圖為新莊頭前重劃區)

青埔八德 供給又見加溫

桃園市同樣是重劃區扮演房市推案領頭羊;桃園區中路及經國兩大特區,從去年開始進入推案高峰,接下來還有小檜溪自辦重劃區伺機接棒,龜山機場捷運重劃區推案更是熱鬧。不過最近真正掀起話題的,卻是幾個沉寂好一段時間的舊重劃區。

首先是高鐵青埔特區,在稍早新潤機構「明日」系列炒熱市況後,其他新案已準備接續進場,包含玖都、興富發、鉅陞及寶佳機構等,都會在本月稍後陸續推出新案。另一個沉寂已久的則是八德擴大及廣豐特區,前者約自第一季末有新案推出,分別是寶佳的「合雄御璟」及麗寶的「青年時代」;好一陣子沒有推案的大湳廣豐特區,也有在地知名建商的「桃大誠」準備進場強銷。

說到重劃區房市,當然不能漏掉新竹;近年新竹房市更都看重劃區表演,不過各區形態大不相同,包含湖口、新豐、芎林等,甚至新竹及竹北兩市,都持續有小型新興自辦重劃區出現,推案規模多半偏小,產品則以低總價透天為主。去年正式啟動的竹東台泥重劃區,最新案「遠雄新時代」也將公開。

第二季起新案輩出,消費者不但選擇增加,議價彈性更可望變大。

同樣地,先前一度相當火熱的新竹關埔重劃區,去年底先靠興富發及全球人壽合建案「竹科悅揚」重燃區域房市,接著則是富宇建設新案「富春居」(同樣與全球人壽合建)接棒推出。竹北高鐵、縣治特區及斗崙段等先前推案曾相當熱絡的區段,最近也都仍有新案持續推出。

宜蘭低總夯 北市高總價增

新北、桃園及新竹房市看重劃區,宜蘭則仍是看郊區地帶;區域客較偏好的透天新產品,多半位在非都市計劃區段,至於市區及外圍區域,則是公寓產品愈來愈多,共通處則都是以低總價為主要賣點,透天總價大多壓在一千萬以下,公寓則約四、五百萬或更低。

台北市則是一掃前幾年的推案低潮,今年以來不僅舊案重推案例不少,新案更是比往年多。而除了都更案能見度頗高外,更不乏大坪數產品;包含大同區「京王」、中山區「帝璽」及中正區「冠德羅斯福」等,都是單純規劃大坪數產品的例子,似乎是在為下半年登場的豪宅新案暖身。

供給增加 議價彈性加大

除了推案熱外,相信消費者真正關心的,還是價格趨勢。根據本刊歸納發現,新、舊案的價格走勢,幾乎可說是南轅北轍;或許業者不再看淡後市,加上買氣確有回升,且不少是採預售推出,因此開出區段高價的新案為數不少。相較之下,一些舊案新推在通過交屋階段後,基於減輕資金壓力的因素,加上考慮目前市場氣氛,因此較常看到降價出清的策略。

事實上,目前房市供給再度增量,不僅代表消費者的選擇更多,更因為個案間銷售競爭激烈,預料議價彈性將會變大。因此,只要能夠貨比三家、多看多比較,一定能買到符合需求且可負擔的房子!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