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住展雜誌】北捷環狀線雖有環狀之名,但原始規劃中獨缺東側路網,以致深入內科、直達東區的效益打折;所幸在南北線宣告胎死腹中的同時,北市以一車到底的「東側南北向捷運系統」取代,使「真環狀」的台北山手線嶄露雛形……
台北捷運環狀線串聯首都與雙北第一環的各大衛星市鎮,沿線所經行政區坐擁逾三百萬人口,通勤需求龐大,因此完工後可謂首都圈最重要的運輸大動脈;然而美中不足的是,環狀線雖以環狀為名,但在最初規劃中卻僅有西、南、北三面向,東側溝通北市東區、南區的部分,需透過南北線或文湖線轉乘銜接,便利性因而大打折扣。
過去北市府曾一度欲將南北線整合為環狀線東環段,免去不同路線的轉乘之苦,惟後續不見下文,加上南北線須進行二階環評,所費不貲。且機廠用地取得困難,使北市府今年三月決定終止南北線的籌建,改以新版的「東側南北向捷運系統」取代。
路網穿山過 打造真環狀
北市府端出全新規劃的「東側南北向捷運系統」,對環狀線而言是至關重要的里程碑,因為它將完美填補環狀線的東側缺口,成為環狀線的東環段,使環狀線從一個不完整的圓,變成貨真價實的「台北山手線」。
按北市府目前規劃,新版東側南北向捷運系統,起於文湖線與南環段共站的動物園站,往北穿過南港山系後,分別與信義線象山站、板南線永春站、松山線松山站交會,再越過基隆河縱貫大內科,並在抵達文湖線劍南路站後續行北環段。
由於東側南北向捷運系統將直接與南北環段接續而行,使環狀線落實「一車到底、環型路網」的建設目標,未來民眾不必轉乘便可一線暢行新北第一環、北市東區與內湖科技園區,沿線房市因而大獲鼓舞。
東側南北向捷運系統將成為環狀線東環段,使環狀線晉升一車到底的台北山手線。(圖片來源:北市捷運工程局;路線尚未核定,僅供參考。) |
一車通到底 首環大樂透
環狀線進化為一車到底的「真環線」,最開心的莫過於沿線的新北第一環市鎮。在東環段浮出檯面前,不論是西環段的新店、中和、板橋、新莊,還是北環段的五股、蘆洲與三重,要想前進內科園區,至少都得經過一次轉乘,尤其是與內湖分處台北盆地東西對角的中和、新莊等地,更得大費周章兩度轉車才能安抵園區,通勤條件不盡理想。
有了東環段,情況可就完全不一樣了。透過東環段連結,上述的新北首環市鎮往來內科、信義計劃區,將可不必轉乘,一車直達。從轉乘變直通,除了可省下大把的交通時間,部分地區的通勤費用亦可望隨動線簡化而降低。
從房價的角度來看,東環段所經的內湖、松山、信義等地,即使是質感較差的工業區、山區附近,每坪都要價七、八字頭;相較之下,北環段、西環段沿線的新北第一環,整體價格約莫四到六字頭,購屋負擔足足比首都少了三到五成,因此在環狀線的直達牽引下,新北首環將對首都通勤買盤展現強大吸引力。
轉乘更精簡 二線添遠景
不只轉乘變直達的西環、北環沿線房市大樂透,連環狀線路網之外的汐止、深坑等地,也將因東環段帶來的轉乘便利性獲得更多關注。對深坑、汐止而言,與信義計劃區、內湖科技園區的距離,看似好近,卻又好遠。
深坑與北市最熱鬧的信義計劃區僅一山之隔,但溝通兩地的大眾運輸卻相當麻煩,現階段得先搭公車到木柵換乘捷運文湖線,再轉乘板南線或信義線才能抵達近在咫尺的信義計劃區,單趟交通時間動輒一小時;但東環段完工後,深坑只需一段公車加一小段捷運便能抵達信義商圈,通勤時間大幅縮短二分之一。
類似狀況也在汐止上演。汐止比鄰內湖,按理說往來內科應頗方便,然而目前汐止民眾需先乘坐台鐵至南港車站,再轉乘板南線接文湖線、繞行大半個內湖後,才終於來到內科外緣,繁複的軌道通勤動線,將緊鄰首都的地緣優勢消磨不少。
東環段的脫穎而出,可望簡化汐止與內科間的迂迴交通,民眾只需搭火車至松山車站轉乘東環段,即可輕鬆挺進大內科,在通勤時間與房價皆更友善的情況下,汐止在內科新貴的眼中,自然會顯得更有魅力。
東環段深入內科核心,可望紓解園區塞車問題。 |
東區補破網 通勤大躍進
與內科「咫尺若天涯」的苦楚,基隆路以東的北市東區通勤族想必感同身受。由於當地並無縱向捷運路網,以致明明過個成美橋就能抵達的大內科,搭捷運卻得繞好大一圈,先往西到復興南北路再轉文湖線,浪費時間、金錢與精神。
東環段正是健全東區捷運路網的最後一塊拼圖,它不僅讓松山、信義、南港三區交界附近的民眾,得以截彎取直速抵內科,與綠、藍、紅三線交會的規劃,更一舉讓松山站、永春站及象山站晉升「雙捷運」轉乘樞紐,為周邊房市增添光彩。不過要說東環段誕生的最大受益者,信義區三張犁的松仁路/吳興街南緣必定榜上有名。
位於象山、拇指山山腳的松仁路/吳興街一帶,雖依傍信義計劃區,居住人口也頗多,但當地街道狹隘複雜,且山坡地勢略有起伏,以致聯外交通閉塞,但東環段在此設站後,無論是到信義商圈、內科園區還是動物園,通通暢行無阻,原本相形見絀的房價,亦將斬獲補漲題材。
內科大縱貫 聯外難題解
東環段的建置,對許多地方都有正向助益,但其實北市府規劃東環段最主要的目的,乃是為了緩和內科嚴峻的聯外交通。內科聚集了十多萬就業群眾,澎湃的通勤需求,遠非一條文湖線所能負擔。
況且文湖線僅從內科北緣擦邊過,並未深入園區核心,許多上班族索性棄捷運自駕通勤,導致內科上下班時間交通陷入癱瘓,小小一個十字路口,常常花了半小時還過不了馬路。
為彌補文湖線的不足,東環段打算直接從園區中間的瑞光路或堤頂大道穿心而過,並填補南端舊宗段、新民段與潭美段的路網空窗,且東環段還可以與文湖線達到園區「東西動線分流、轉乘人潮分散」的功效,進一步紓解南京復興站、忠孝復興站與大安站的轉車人流,提升北捷在尖峰時段的服務效能。
東環段才剛啟動規劃,現仍在蒐集意見,建設需經漫長等待。 |
規劃才起步 建設靜心等
總體而言,北市東側南北向捷運系統建構起的完整環型路網,將對雙北各地及北捷整體服務品質,帶來全方位的突破性進展,沿線房市亦閃爍金光。但東環段的規劃才在萌芽階段,且建設進度還受南、北環段牽動,即使北市府態度積極,至少仍得等上十年,才有可能看到環狀線形成一個完美的圓,因此消費者在作置產增值盤算時,務必多一點耐心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