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謂的計畫,就是事先策劃,因此會有旅遊計畫、家庭計劃,各式各樣的計畫,那在裝修當中,不管是建新屋還是老屋翻修,都應該要有磁磚計畫,只是大多數人沒聽過。
文/吳翃毅 圖/PEXELS
住保會最近接獲民眾投訴,在舊屋修繕中,重鋪磁磚後,卻不知道該不該要求師傅重新施工,而為何這樣難啟口,是因為問題出在幾塊磁磚沒有對縫的問題,這樣的情況不只出現在舊屋磁磚重鋪,就連新建案也曾有過民眾來電投訴建商。
台灣愛用磁磚 貼磚前須有磁磚計畫
台灣是個很愛用磁磚的國家,磁磚是建築物表面裝修,經高溫窯燒而成,經加工拋光,表面無毛細孔、且硬度高、耐刮耐熱不怕潮濕的優點,對於氣候潮濕的台灣來說,是很好的通用建材,加上可以用水洗來保持清潔。
磁磚產業發展至今,不僅品牌多、選擇多樣化,還有各式各樣的花色可以選擇,不管外牆還是地板,台灣人愛貼磁磚的比例確實是偏高。
磁磚建材,通常分為耐磨防滑的地磚、美觀好清潔(內牆)的壁磚,還有能夠耐風雨沖蝕的外牆磚;磁磚這麼好用的情況下,多數人還是都不清楚,貼磚前不管地磚、壁磚還是外牆磚,得要有所謂的磁磚計畫。
所謂的磁磚計畫,不管室內還是室外要貼磚,都得要有一份磁磚計畫包括平面圖、立面圖、3D示意圖、磁磚樣品,其中的細節還有放樣圖,事先知道每塊磁磚的尺寸、縫距,預抓膠泥的厚度,更有利後續精準執行。
不管統包、設計師或是泥作師傅接案,外牆、內牆或是地板都要有磁磚計畫,這份磁磚計畫,會以屋主挑選的磁磚,配合磁磚氣質來規劃灰縫,至於是自然縫、3mm或5mm或是更大的寬縫,搭配對應磁磚顏色的填縫劑(白色或是水泥原色、淺灰色等等)。
數十年以上使用壽命 開始就得謹慎
有些業者要求甚嚴,以使用設備或預埋管路的前後關係,加上洩水、排水還有改變磁磚方向等等,來更正磁磚縫關係一併畫出,而負責施工泥作老師傅更是不馬虎,從外觀、平整度、接縫寬度、施工牢固性,加上整體駐足步伐及空間美觀的匠人精神,這類的基礎工程,施作完成,就是數十年以上使用壽命,須謹慎執行。
也就是說,貼磚前,需要有一份磁磚計畫,能在施工前一一確認細節,降低設備安裝、顏色搭配等施工錯誤,再者能夠避免耗材,節省施工成本,一份磁磚施工計畫,再者施工人員的專業,諸多細節缺一不可,才能讓磁磚鋪設達到完美的一百分。
消費者在挑選磁磚時,也要注意,比如說,同一個區塊挑選同一個廠牌同一個花色,品質不會有落差,再者磁磚請選擇有符合國家標準(CNS)或是正字標記的產品,或是設計師送樣品來的時候,可以多比較幾家,畢竟這一貼上去,幾乎就是個不能回頭的選擇了。
少了磁磚計畫 小心可能求償無門

只是所謂的要有磁磚計畫,從住保會申訴案例來看,僅有少數的設計師承攬的設計合約,會出現磁磚計畫這份圖說。
統包或是師傅自己接案的,通常在報價單上只會出現一式報價,別說一間浴室有多大,磁磚要用多少,哪個型號哪個顏色,這些細節通通都沒有,更別提有所謂的磁磚計畫⋯⋯衍生出紛爭,往往都是定作人(屋主)倒霉,別說求償無門,後續的損失都得自己扛,除了金錢之外,延誤完工耽誤時程,損失的遠遠超過想像。
施工前,雖然制定磁磚計畫需花費時間與精力,卻能提升施工效率及減少耗材,避免掉很多麻煩事,建議消費者找廠商施工前,從詢價開始,注意業者是否可以提供磁磚計畫,若不重視這部分,每個環節都環環相扣,不能馬虎一旦失誤,剔除磁磚重新來過,衍生的費用就會伴隨著增加,真的會賠更多。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