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住展雜誌
自2023年9月新青安房貸政策上路後,原本立意良善的措施,卻因時機錯誤而成為激化房市亂象的催化劑;而去(2024)年9月中央銀行第七波限貸令實施,導致市場出現嚴重的「搶貸潮」,不僅交易急凍,還引發連環效應,導致換約、解約與購屋糾紛等情況頻傳,整體房市正面臨空前壓力。
對此,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直言,目前房市已陷入8大搶貸亂象交織的困境,若不即刻處理,市場恐陷入癱瘓。從銀行放貸秩序失衡、自住與首購族排隊苦等貸款,到資金流向高風險金融機構、第二戶貸款遭限,甚至預售解約潮升溫、爛尾樓開始浮現,問題已從個案變成系統性風險。
在銀行端,李同榮批評部分業者放貸優先順序混亂,將資源優先配置給法人、收入高的自然人,或願接受較高利率的借款人,忽略了首購與自住等政策應優先照顧的族群。而由於資金緊縮,許多購屋族不得不轉向農漁會、租賃公司甚至地下金融,讓台灣金融體系的風險大幅升高。
此外,由於央行對高價住宅的定義門檻逐漸降低,導致原本未達高價標準的預售戶在交屋時突遭貸款成數大砍,許多買方出現資金斷裂,進一步引發斷頭危機。

李同榮強調,若情勢持續惡化,不僅購屋糾紛將頻傳,更可能引發骨牌效應。從部分都會與二線城市已陸續出現的爛尾樓來看,一旦大型建商無法支撐,也將對整體市場造成嚴重衝擊。
為防止房市全面失序,李同榮提出4大政策建議,呼籲政府與央行立即介入。首先,應加強對銀行放貸秩序的稽核,確保首購、自住與已承諾貸款案能獲優先處理;其次,建議央行減少定存單發行,釋放資金以穩定市場資金鏈;第三,9月理事會前,央行應評估提前降息或降低存款準備率,協助市場降溫與企業紓困。
最後,他呼籲重新檢視《銀行法》第72-2條的放款上限規定,針對新青安與首購貸款適用排外條款,以釋放銀行可貸資源,緩解搶貸壓力。
李同榮強調,當前房市處於多事之秋,政策反應應更靈活迅速,呼籲政府與央行不要再等待固定會議週期,應主動因應情勢發展,否則極可能錯失最佳的調整時機,使房市風暴持續擴大,甚至影響整體經濟體質。
延伸閱讀:
房市交易明顯降溫 反觀繼承與贈與移轉持續攀升
房市景氣疲軟 房貸利率創16年半新高 新青安占比升至近4成
打房無效? 李同榮:台灣應以韓國房市為教訓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