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惟馨周報】華人不動產學會年會上週舉行,席勒教授受邀演講指出台灣房市三高現象;不過這一年多來,房價已進入修正期,儘管近期新案開價還是居高不下,但從各種事證及跡象研判,短期內房價還是不脫緩跌走勢…
眾聲喧嘩之下,蔡英文政府上任以來,手筆最大的政策擘劃-前瞻計畫,第一期預算終於出爐;官方宣稱GDP將因此增加0.1%,每年創造3.6萬個就業機會。然,在野黨仍批此為債留子孫,要求退回重審,民間部分人士及學者也仍有疑義,上週四立院審查此案時甚至演出全武行。
席勒指稱 房市三高怪象
至於不動產市場方面,亞洲紀世界華人不動產學會2017年年會則是上週於台中舉行,編制知名『凱斯席勒房價指數』的羅伯席勒博士應邀做專題演講,他指出,台灣房市高房價、高房屋所得比及高空屋率的三高現象匪夷所思,但他又說三高現象非台灣獨有;至於原因,則是資金使然。因此他呼籲政府,應創造更多元的投資管道,以免過多資金湧入房市,製造非理性榮景。
不過現階段台灣房市面臨的不是資金問題,而是能力問題。儘管過去一年多來房價開始下修,但平心而論,一般自用買方依然難以負擔現時房價水準,這使得相對低價,成為近期唯一能順銷的條件。
鶯歌尖山穩定 樹林將現天價
比如鶯歌尖山地區,就是靠著1字頭低單價,近期銷況一直相當穩定,甚至吸引不少外地客源;現階段當地建案買家區域客只佔五成左右,其他都來自新北其他相對高單價區。不過最近板橋等區殺出一些低單價或打低自備的個案,似乎讓尖山地區外地客稍減,後續發展如何,仍待觀察。
至於當地最新個案,則是僑蓮機構(廣騰建設)的「慕嵐」,主力產品為29-41坪,另有少量較大坪數,全案共98戶,開價23萬/坪,成交價仍應落在1字頭。另外,當地之後還有不少推案,大多仍為寶佳體系推案。
 |
新北市鶯歌區「慕嵐」。 |
樹林地區則和低單價區漸行漸遠;如標榜板橋3字頭的「超級城市」造鎮系列案,其實以其所在的樹林溪崑地區(板橋、樹林、新莊交界)來說,單價並不低。該案一、三期目前正在交屋,所剩產品多為事務所戶別,四期「SUPER讚」則持續強銷中。
之後樹林新案還不少,更不缺將開出區域天價的個案。首先,位於八德路的立信建設新案「立信APPLE」,預計最快本月中下旬推出,產品為20-31坪二、三房,開價將超過30萬/坪;市區商業區地段育英街,年底前則將有另一新案推出,據悉開價將超過40萬/坪,改寫區域天價。此外,金門街之後將有寶佳新推案,山佳地區「樂山佳」也將推二期。
中和小坪數多 林口價格混亂
中和目前線上最低單價,可見3字頭的「達永沐夏」人氣最旺,不過多數線上個案仍要賣4甚至5字頭,因此,銷況上仍以低總價產品較佳,也難怪近期新案都規劃中小坪數產品。
 |
新北市中和區「達永沐夏」接待處。 |
如剛進場,景平路近景安站的「YES景安」,產品就走小坪數路線,為18-35坪之複層式規劃共35戶(另有2戶店面保留);開價不低,為55-65萬/坪。同樣規劃複層式產品,位中興街巷內的「摘星」,則換由仲介店頭(東森房屋)銷售,還有7戶待售。往板橋方向穗和地區之「屋豊香」則規劃14-27坪一、二房產品共40戶,預計八月公開。
至於林口這邊,可能因為線上待售量仍大,加上先前機捷通車後,賣方態度又轉硬,和買方價格認知落差再度拉大,因此銷況較其他地區平淡;目前扶輪公園及三井outlet以北,客戶認知價都來到2字頭,因此成交鈍化。
儘管如此,近A9站,104年預售的「時尚A9」,目前成屋重推,據悉業主仍堅持要賣4字頭以上,該案還有20戶可售。前期大坪數案「中悅松苑」也將重新推出,據了解成交價也還是要40萬/坪以上。
相對地,南勢街新案「京硯一方」價格策略完全不同;該案開價未定,不過據悉之後推出強銷,可能會打30出頭萬/坪的廣告價。該案為52及60坪四併規劃,共48戶。
桃園區房市 高低價同場現
說到供給量大,桃市桃園區絕對名列前茅。或因如此,近期市況競爭頗為激烈,許多個案都打廣告價;中正特區「慕朵微風」打出1728萬廣告戶及買一車(位)送一車(位)訴求,經國特區「忠泰幸」則打798萬廣告價(28坪二加一房),同區指標案「竹城表參道」則換由新理想廣告承銷,還有354戶可售。之後本區南崁溪畔還將有首案「尊暘安」推出銷售,規劃43坪產品共27戶,
回到中正特區,同安國小附近新案「合輝雲門」價格也很殺;該案實際開價僅30-35萬/坪,規劃90-100坪產品共83戶,採半毛胚交屋。由於該案實際成交應可見2字頭,因此成為近期少數銷售狀況平順的大坪數案。
 |
桃園市桃園區「合輝雲門」。 |
不僅如此,據悉之後市區也會有超殺價格案出現,為位永安路的和耀建設案,據了解將打19萬起訴求;惟附近濟弘建設案及中路特區國泰建設案,都可能會開出區段高價。如果以上消息屬實,未來整體桃園區行情,將出現十分混亂的情況。
往南來到內壢地區,則因為相對低單價,銷售狀況仍穩定。本區同樣也是寶佳推案的天下,普忠路「普忠大道」三房已售完,目前主打456萬廣告戶(二房),近元智大學之「合遠大學城」廣告價則為468萬(二房),龍岡華勛地區的「天翔」則是588萬買二房含裝潢車位。
本區最新案同樣出自寶佳之手,為位復華九街的「和耀家」,將規劃二、三房產品共108戶(坪數未定),預計八月中進場。另一新案是榮安一街的「昭揚君逸」,目前預銷中(建照尚未取得),規劃37-41坪三、四房共71戶,開價未定,現場稱成交要22萬/坪以上,屬區段高價。….>>欲閱讀全文,請訂閱惟馨周報
房屋稅收暴肥 居住,正義了嗎?
【文/住展房屋網】據財政部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台各縣市房屋達746億,較去年同期增加5.4%,房屋稅收再寫下歷史新高。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表示,隨著房屋稅收越豐厚,多數地方政府府庫賺飽飽。但稅得盆滿缽滿,當初加稅前信口開河承諾可以達到的居住正義,真的做到了嗎?
金融海嘯以降,全台房價驚人飆漲,當時諸多政治人物喊出「居住正義」口號來拉攬選票,並用此藉口大幅加徵房屋稅,聲稱加稅是為了達成居住正義。
不過,加稅後的結果,稅收確實暴肥了,但多數民眾並未感受到居住變正義了。從加稅後的市場來看,房價的跌幅並不如預期,北市下跌只有一成左右,其他縣市更少,有的縣市還在上漲。
最難堪的是,受到房屋稅暴增的影響,許多房東都漲了租金,無殼蝸牛不僅買不起房子,連租金壓力都與日俱增。但無殼蝸牛的艱熬,政府卻置若罔聞,別說租屋市場普查未做到,多數租客仍受到房東約束,租金無法正常報稅扣抵,就連中央每年申辦的租金補貼,名額也沒有增加。
至於社會住宅?就更別提了,宛如牛步的興建速度,根本是杯水車薪;即便社宅蓋得量多,其租金水準依然偏高,對薪水不多的民眾來說,還不如租中古屋更容易。
面對水漲船高的租金,政府完全不提對策,好似一副不甘己事,讓租屋族自行承受。對於想買房子的民眾而言,由於房價跌幅極小,就算想買也還是買不起,當初號稱會做到居住正義的政治人物,又該作何解釋?
事實上,「居住正義」、「加稅」都只是政治人物騙選票的手段罷了。他們明知道加稅對造成租金上揚、他們明知民眾買不起房子的另一個重大原因在於薪水負成長;但這些政治人物無能、也沒有立竿見影的政策可以有效提升全民薪資水準,所以將買不起房子的所有問題,通通推給高房價,而避談薪資倒退十五、十六年的弊病。
「高房價」、「低薪」是造成居住不正義的二大關鍵因素,要達到居住正義,非得刃解這二大問題。可惜的是,政治人物在加稅戲碼演完之後,就認為自己責任已盡,也提不出任何建設性的對策。居住正義?等下一次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