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惟馨周報】最近一些進入交屋階段成屋案,開始有更多降價促銷的動作,因此整體房市成交量略有回升。不過,也有一些個案因為諸多因素未降價,於是採取暫停銷售的因應策略…

千呼萬喚之下,高鐵苗栗、彰化、雲林三座新增站終於在本月初正式啟用,中部民眾當然掀起一股高鐵嚐鮮熱。同樣很熱門的,還有像是擠牙膏般,每天幾乎都有新發展的軍宅『玄』案。
國內選舉話題正酣,國際間財經最新發展則至關重大;上週美國FED主席葉倫赴國會作證,外界紛紛解讀,幾乎篤定本月中FED會升息,相關調查也顯示,國際資金已開始從新興市場回流美國。回到國內,則因為經濟狀況仍在低檔,一般預期央行今年底利率將按兵不動。
利率變動自是影響房市買家一項重要的變數,以目前房貸利率水準普遍仍低於2%的情況,不至構成太重負擔;不過明年房地合一新制上路,因此未來不僅一般買賣,房產贈與移轉節稅效果也受影響。
贈屋難節稅 北市房市降溫
官方調查統計就顯示,今年房產贈與移轉棟數雖仍在高檔,但已比去年下滑,為近七年首見;而這類購買需求,向來是支撐高價北市房市的重要買盤,贈屋節稅效果遞減,當然也使得北市房市銷況每況愈下。然或許是近年推案量少於其他區域,松山區近期房市人氣,仍算是北市各區中較佳者,銷況則屬個案表現。
寶清街巷內的「清泉時尚」曾訴求原價買回,但和附近「新潤峰耘」價差有限,地段和品牌力卻有落差,因此銷況不理想,可能將改為先建後售。近饒河夜市的「松河大美」打出2388萬廣告戶買三房(實際為二加一房),效果則不錯,吸引不少看屋客。臨環東及麥帥橋高架的「楓韻晴川」則已動工,改到附近租店面繼續銷售。
再看中山區大直地區,同樣近期推案甚少,不過預估農曆年後會有不少新案可能推出,而且主要集中大直站周邊。首先,掛長野建設(長虹關係企業)的工地圍籬已搭起多時,附近忠泰、基泰建設都還有基地待推。
近月該區唯一全新推案則在抽水站旁,案名「大直吉光片羽」,規劃單層單戶71坪產品共8戶,室內挑高三米六,一樓規劃車位(機械、平面都有),開價165萬/坪。大直站附近「大直滙」則為稍早舊案「W&H」重推,還有12戶可售,規劃23坪產品,同樣挑高三米六,開價125-138萬/坪,比先前降約5%。
 |
內湖區「碧湖君鄰」。 |
內湖買氣墜 認知差距所致
比松山及大直地區單價稍低的內湖,市況則差距較大,主要還是買賣雙方價格認知有落差;目前扣除少數案例外,客戶出價幾乎都至多7字頭,有些區塊更低,成交價設定與買方認知較貼近者,較有銷售成績,反之則很慢。
各區塊當中,以四期重劃區的銷況相對稍好。區內「海華御璽」、「聯勤三喜」及「森濤苑」等都稱最近有銷售成績,其中聯勤案工程落架,正在貼建物外飾、質感開始呈現,因此客戶紛紛回籠。三案價格上則有相當落差;海華、聯勤兩案成交估計都在72萬/坪,甚至可能再低,「森」案則仍堅持賣價8字頭以上。
其他區塊銷況就差了些;內湖站附近商業區都更案「碧湖君鄰」最近有多筆實價揭露,最低成交價在7字頭,現場稱近月無銷售成績,附近大坪數複層式舊案「雲立方」則表示最近有成交,還透露買方是唱片製作人。至於重新曝光的「文心AIT」,客戶出價普遍只有7字頭,和賣方設定價格差距太大,故仍難以成交。
未來內湖仍有新案;會先進場的是碧湖附近的「碧湖銘」,全案基地有二塊,目前先推一期僅12戶,規劃80-100坪單層單戶、挑高三米六,主要問題是出入動線稍窄,據悉底價高達85萬/坪。近內湖站、碧湖國小對面預推案「友座臻賞」則為都更案,將規劃23到62坪產品。
 |
淡海新市鎮「邀月」。 |
近期買氣低 中和淡海多案撤場
新北市則是區域表現,而相較於北側板橋,中和近期因缺乏指標案帶動,市況顯得有些平淡;前期指標案「台北時上」銷售已不積極,「冠德大境」更稱選後才要重新強銷,近期線上個案來人普遍至多在10組/週上下。
年底前全區新案,僅有華中橋左側重劃區內的「呈冠渼學」,共規劃41戶,46-55坪三房為產品主力,還有少量樓中樓,全案已可交屋,開價53萬/坪則略高於附近銷售中的「景泰丰」。其他舊案動態方面,中和路「向陽光晴」剛動工,積穗地區「天爵」已撤場,另市區「弘暉首富」則月底撤場。
再看北邊的淡海新市鎮,本刊粗略統計顯示,現階段本區線上待售量,仍有超過4千戶之譜,可見賣壓之沉重,單價行情則多落在21-23萬/坪,近輕軌捷運站者稍高。另外,當地輕軌捷運行經路線搭起圍籬,因此原集中在G4至G5站之間的外接待中心,已轉移陣地往北移到新市二路上。
由於買氣持續下滑,近期淡海無新案推出,量體都大的前期指標案「天藝」及「海洋都心3」則都會在本月稍晚撤場。新市二路三段巷內「邀月」則是成屋後在新市二路店面銷售,餘戶多40-41坪,開價降到30萬/坪,成交25萬/坪,價位仍相對高,現場希望交屋後價格可下修。同業主(溪福集團)未來在G5站附近還有新案,仍打算要賣28萬/坪以上。 ….>>欲閱讀全文
,請訂閱惟馨周報
公辦更新要成功 政府角色及心態均需調整
只不過柯市府如此雄心壯志,稍早卻被潑了盆冷水;因為平面媒體報導,台北市議會認定都更中心屬於民辦更新之諮詢服務單位,因此工務委員會做成附帶決議,認定北市都更中心不得擔任實施者,否則將不得動支預算。這樣下來,原本可能由都更中心出任實施者的萬華南機場公辦更新案,可能又出現推動障礙。
不過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認為,市議會以上決議是否有其效力,還在未定之天;畢竟稍早北市都發局曾請示營建署,確認都更中心可擔任更新實施者,且更新條例第九條也明確規定,官方相關單位「得」擔任實施者。
換言之,就算不能由都更中心擔任,還是可由其他專業局處出任實施者;甚至新北市更成功推動的永和大陳義胞公辦更新案,也並非新北市相關局處出任實施者。或許真正該問的問題是,北市都更中心或相關單位的角色定位究竟為何?
對此,都市更新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丁致成觀察,台北市都更中心成立至今,實際上所做的業務和都更處多有重疊,也就是泰半做事業概要或事業計畫之文件書圖審查。他認為都更中心或其他類似單位,應是提供整合、招商,甚至法令及財務規劃的諮詢服務;換言之,都更中心能不能、要不要擔任實施者並非重點,而是角色定位上必須做調整,成為真正的更新專業機構。
至於永和大陳義胞社區更新案,實為開發商掛名實施者,甚至住戶整合工作也得由得標商為之,官方的角色則只有招商及監督者;之所以還能稱公辦,則主要是服膺若干政策目的。新北市都更處長王玉芬就指出,現實上公部門能量的確有限,因此必須適時導入民間力量協助(公辦)更新,公部門則要做好監督協調的角色。
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認為,從基本架構上來看,永和大陳義胞公辦案和一般民辦更新差別有限,唯一明顯差異在於政府的角色更鮮明且介入較多;畢竟大陳義胞社區算是早期官方照顧弱勢者居住需求的一種形式,土地也原為公有且後續移轉產權複雜。同樣情況,也適用於北市南機場社區。
總之,未來公辦更新案是否因為官方相關單位不能或不願出任實施者,而出現變數或阻礙?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認為還不必太早下定論;真正關鍵還是官方能否稱職地扮演監督及協調者的角色,及辦理心態上,是否以增進都市風貌及多數人生活福祉為依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