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展房屋網/綜合報導】據住展雜誌統計,北台灣2021年房市329檔預估推案量約2,607.80億元,不僅比2020年大幅成長近8百億元、年增幅高達約43%,更可望寫下歷年同期新高紀錄。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今年329檔期新推案爆量,主因除了與房市穩健復甦帶動建商推案信心之外,另一部份則是去年Q4因政府打炒房的延推案量挹注,以致於爆出歷史大量。
北市兩大嬌點 造鎮案、豪宅案
何世昌指出,過去幾年檔期焦點大多在衛星城鎮的新興重劃區,今年北台灣329檔期市場焦點拉回到台北市,台北市預估推案量來到1,180億元,為北台灣推案量最高的縣市。而北市329檔推案量超過千億,主因是許久不見的豪宅案、造鎮案重出江湖所致。
最大造鎮案為元利建設國發院開發案第一期「元利森活莊園」,案量高達140億元;由於元利建築口碑不錯,預期成交價位將締造區段新高。豪宅案則由信義計畫區「隱玥信義」打頭陣,該案可以說是今年北市豪宅推案潮的先聲;自2018年下半年以來,北市一線豪宅就沒有新增供給,今年豪宅市場重啟推案動能,接下來還有更多豪宅案將接棒進場。另一個百億級大案「擎天森林」,該案由新潤興業、海悅國際、亞昕國際與白天鵝機構等四強聯手打造。
北市推案量較大的行政區為信義、松山、南港、文山等地,案量均超過百億元以上。新案數量較多的則是中正、大安、士林、文山與南港。
新北案量不大 主戰場在新店
新北市預估推案量約為885億元,推案熱區在新店、三重、淡水,尤以新店推案量破3百億元最多;新店新案集中於央北重劃區,包括宏普、聯上發、漢皇與江陵等建商都有新案推出。
大台北329檔期其中一個共通特色為「商、廠辦不斷湧現」,推案量逾2百億元,指標案如內湖「金矽谷NO.25」、中和「台灣科技公園」、新莊「國家置地」。住宅市場的部份,台北市坪數規劃明顯放大,40幾坪至70幾坪的換屋房型供給量大增,百坪豪宅也回歸市場,而新北市仍以小宅為主流。
桃園329檔推案分布最為極端,今年以中路重劃區、青埔特區為推案重心,其他重劃區推案火力稍微不足,推案量約4百億元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新北市、桃園市推案量最大的兩大重劃區,分別是江翠北側重劃區和龜山A7重劃區,今年329檔推案都呈現熄火狀態,供給量並不多。江翠北側指標大案多搶在去年開出,線上籌備中的新案因建案尚未取得等因素,導致今年上半年推案相對零星。A7重劃區則是線上累積的供給量龐大,且近期已進入交屋潮,新案推出的腳步因此放緩。
台北市況強弱 將成多頭指標
新竹縣市是去年政府打炒房的重災區,時至今日業者依然維持低調姿態,推案意願低迷,以致於案量不到百億元,指標案少得可憐。
何世昌認為,雖然近期政府祭出打房新招的消息頻仍,但市場買氣暫時未受干擾。今年房市329展現一番新氣象,北市重回主角地位帶頭衝,新興重劃區退為配角;而台北市329市況能否順風順水,或許攸關這波多頭的能量到底有多強。
危老規模獎勵能防紙片屋?北市統計打臉
【文/住展房屋網】政府推行危老條例的原因之一,為防止老舊建築物因地震坍塌。可是在加速重建計畫通過的同時,台北市卻將出現越來越多的小基地房屋,即建築結構安全經常引起民眾疑慮的「紙片屋」。
根據台北市建築管理工程處統計,截止至今年一月底,北市府共核准448件危老重建計畫,平均核准面積約181坪。其中,164件計畫的基地面積低於100坪,佔總數36.6%,最小基地甚至僅有20坪,為士林區陽明段二小段350地號的土地。
小基地危老重建案之所以在北市越來越常見,是因為危老條例規定,百分百所有權人同意才能申請計畫。這條例造就小基地、少戶數的建築整合成功機會大大提升。加上時程獎勵逐年遞減以及房市興旺等因素,開發方多傾向土地到達獲利門檻就申請重建計畫,不願冒著高利潤,挑戰整合大面積土地的風險。
基地一小,「紙片屋」便產生,引發建築結構安全疑慮。對此,立院早在去年4月通過修正草案,取消合併重建面積限制,並增定規模容積獎勵項目。營建署更曾表示,期望以規模獎勵取代容積獎勵,鼓勵地主整合鄰地,但根據北市工程處資料,截止至一月底,通過的448件危老計畫中,僅有4件獲得規模獎勵。
住展房屋網認為,這即顯示該獎勵對地主的吸引力仍有限。對此,政府應及早針對小基地危老重建案提出限制措施,否則待危老重建案紛紛推出,籌組大基地建案的難度只會越來越高。當小基地重建成為唯一選擇,除影響市容和房市發展,眾多建案在巷弄間施工,也將影響周邊建物,損鄰糾紛隨之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