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不動產投資信心趨保守 土地與辦公室市場仍現亮點

文/住展雜誌

台灣不動產投資協會(CCIM)公布「2025年第2季台灣商用不動產投資信心指數(ICI)」調查結果,在美國貿易政策轉向與央行持續信用管制下,整體投資信心雖趨於保守,但辦公室與土地開發兩大領域仍展現穩健動能。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政大地政系教授林左裕指出,本季ICI總體經濟指數雖上升至97.06點,仍屬偏保守水準,主因包括美國推動對等關稅政策、新台幣升值壓力,以及中國商品傾銷對本地產業的衝擊。

AI產業帶動辦公室需求

辦公市場方面,信心指數雖小幅下滑1.5%至113.97點,仍維持樂觀水準。CCIM商用不動產投資師暨信義全球資產副總經理歐人彰表示,受惠AI產業與企業自用需求支撐,市場供需穩定,如台北市在舊市區更新,以及南港輝達設點帶動下,北士科、新北新莊、土城等廠辦熱區備受關注。

南部則因台積電、鴻海與AMD等科技大廠進駐高雄,加上亞灣區與金融專區整合效應,辦公需求續強。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土地市場區域分化

CCIM投資師暨CBRE世邦魏理仕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所長施甫學指出,北部禿地開發的信心略升,中南部則受建築融資緊縮與房貸限制影響而下滑。各地標售出現「低投標、低溢價」雙低現象,開發商轉向風險較低的捷運聯開、合建分回與都市更新。

壽險業則逐漸從購入收益型資產轉向購地自建出租,如台灣人壽與國泰人壽近年大手筆布局工業園區與物流倉儲,以提升整體報酬率。

應用科技成交易新推力

面對AI對房地產帶來的這般影響,紅色子房瑞德資本董事總經理蘇明俊指出,AI與房地產科技(PropTech)應用加速發展,包括AI估價、房市預測、虛擬看房、智慧管理等技術,已逐步導入業界實務,即便目前房市正處於盤整期,AI技術與科技產業聚落也將持續為商用不動產注入新動能,成為下一波成長的核心支撐力。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延伸閱讀:
商用不動產熱度不減 顏炳立看待住宅市場:「最後的火車站!」
Q2土地交易創8年新低 科技業成商用不動產最大買家
商用不動產需求大 2025年旺盛買氣依舊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