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展房屋網/綜合報導】據商仲調查指出,蕭條的實體書店闢出一條新路,即是「複合式經營」,相較舊型傳統書店一家一家倒閉,複合式書店反而快速聚集人潮,不斷展店,找到了經營上的新方法。
電子書還有網路書店的猖狂崛起、國人閱讀習慣的改變,使得各地實體書店難以經營。根據財政部營利事業「書籍、雜誌零售業」統計,顯示全台書店最多時有2314家,但在近4年來卻收掉了151家,而且數字可能還會持續上升。
不過,根據信義全球資產分析,複合式書店這類新型書店的崛起,不但業績好,還一家接著一家開幕。為了抓住年輕人口,許多書店也願意走向跨界經營,書店結合餐飲,或搭配文創、雜貨一起販賣,透過複合式經營增加營收,雙打總比苦撐來的有成效。
而書店業者在選址時也會考慮在百貨商場設店,營造獨有的氛圍吸引民眾前去打卡,藉由百貨商場的人潮量拉高業績,這也都是快速聚集人潮的關鍵。
信義全球資產經理王維宏分析,由於書的毛利低,書店業者為了存活,除了增加空間使用效率外,也要使營收來源多元化,像近日引起話題的蔦屋書店,首店進駐信義區統一時代百貨,選擇百貨密集的信義商圈並帶來日本精品雜貨和咖啡餐飲,並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在台開了4家分店。
此外,誠品除原本的咖啡餐飲,近期也嘗試加入黑膠音樂和料理教室,並搭配誠品生活商場,書店規模最大有2,500坪,今年計畫在台新增4店;金石堂是台灣最早成立的書店,全盛時期曾有近百家分店,也是第一家複合式書店,不過目前店數已被誠品趕過,金石堂城中店也宣布將在6月底熄燈。
信義全球資產經理王維宏分析,面對傳統書店成為夕陽產業,新型態書店卻能在短時間內拓展4家店,書店業態界線越來越模糊,如果想要創造高營業額,除了在選擇進駐地點上要花心思之外,更要打造不一樣的風格與體驗來搶食商機。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住展房屋網》官網www.myhousing.com.tw;《住展房屋網》官方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