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兒們 別再動房地合一稅收的腦筋了!

【住展房屋網/台北報導】日前行政院終於正式拍板,擴大老屋健檢範圍,88年底前取得建照建物都可申請健檢補助。不過為避免申請案件暴增,也擬定優先順序;初步規劃公寓大廈比透天厝優先,位於土壤液化潛勢區之高危險區者也將優先。。

不過這下問題就來了,光是初步評估部分每棟補助8千,初估經費可能就需數十億。對此,內政部次長林慈玲表示會先從中央特別統籌分配款編列,不足部分再由中央基金支應,但林慈玲坦言,如無特別預算,推動恐有困難,因此也研議從房地合一稅收中撥補一定比例來補助。。

平心而論,資產維護本應是所有人或使用者的責任;想要維持房屋的品質,當然要定期或不定期做檢查。然而這經費卻要官方買單,感覺上似乎不大合理?
?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不過住展房屋網企研室需指出,目前空有法令要求官方監督,但官方卻疏於職守,間接導致建築安全品質最後只能透過業者的良心把關。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建物因天然災害受損,官方也有責。因此如今全面進行老屋結構健檢,官方適度補助(實際上應是補償)相關經費,也算合情合理。

既然官方補助是合理的,住展房屋網企研室接下來要問的是:房地合一是不是穩定財源?在過去十年房市多頭期間,這答案是肯定的;但展望未來三五年,恐怕恰恰相反。

因為別說是實價登錄資料,業者本身統計也顯示,去年房價下修態勢已確立;台經院最新公佈預測,更認為上半年前房價還要再下修一成。就此來看,取實際交易價格(差)課徵所得稅的房地合一稅,短期內有可能一毛都收不到;如此這般,怎會是穩定財源?又怎能拿來支應老屋健檢經費?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事實上,官方之前也曾有類似構想,規劃長照政策經費由房地合一稅收支應。但如前段分析,以目前房價走勢論,光靠房地合一稅收,政策落實一定出問題。所幸小英政府應是看到問題所在,因此改研議提高遺贈稅及營業稅率支應。

同理,在都更改建緩不濟急下,老屋健檢乃至後續的補強,都是當務之急,經費來源當然非常重要。然這回內政部又想要透過房地合一取得經費,恐怕都最後又是一廂情願,根本是成事不足。

不光是經費問題,住展房屋網企研室據此還要提出以下質問:為何官員老幻想從房地合一稅得到穩定、豐厚稅收?難怪多數人買不起房,因為官員還是抱持著房產價格只會漲不會跌的心理。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但天底下哪有這種好康事?就算有土地這項稀有資源,房產仍如投資其他工具一樣,一定有賺有賠,市場景氣也一定會有波動起伏,價格不可能永遠在上漲,既然如此,所得性質的稅收,就不會像是持有稅,不可能是穩定財源。官員持續抱持這種心態,實在要不得。或者,他們骨子裏根本是投資客或囤屋者,不想看到房價下跌?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