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解決工業地缺地 囤地族膁翻天

【文/住展房屋網】行政院長賴清德清官上任三把火,拍板決定祭出嚴厲措施來杜絕工業土地囤積、炒作風氣;據報導,賴揆與立委便當會決定修改《產創條例》,針對全國七百多公頃閒置未開發的工業土地,以採取強制拍賣、買回或提高稅金等方式來抑制囤地歪風。但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表示,儘管行政院展現打擊工業土地炒作風氣,但其配套措施卻反而將讓囤積工業地的投資客賺翻。

據悉,行政院跨部會會議已對提高工業區容積率達成共識,以後如果符合新增投資、綠色生產、智慧管理、能源管理及營運總部等五項條件者,容積率就能拉高到270%至330%。如果業者捐贈部份樓地板面積給政府,容積率最高還可提高到378%。

住展房屋網企研室分析,政府打算提高工業土地容積率,犯了幾個錯誤;第一、提高容積率來解決用地的效果極差,原因在於容積提高後,土地價格就會飆高,地價只會更貴不會更便宜,對於希望取得便宜土地的廠商幫助不大,反而只會讓手上囤積滿滿工業地的地主賺到。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第二,閒置工業土地強制拍賣的嚇阻效果不明顯。理由是強制拍賣一定會訂閒置時間的期限,假如訂十年,那工業用地要閒置十年才會被強制拍賣,根本解決不了現在用地不足的燃眉之急。

其次,工業用地可能透過人頭交易、換地持有等各種方式,使名目持有人不同,以規避閒置期限。即便工業用地被強制拍賣,若拍賣的價金全額返還給原地主,那地主也沒什麼損失,何來嚇阻的效果?

事實上,台灣法規早就有「照價收買」的機制,政府可以將民間囤積、炒作的土地照價買回,這個手段才具有嚇阻囤積土地的效果。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然而,行政院卻迴避這個選項,反而去選擇強制拍賣,又推出容積率大放送嘉惠地主,無視都市計畫法的規範,令人懷疑,到底是真的要遏止工業地炒作?還是要炒高工業地價格?真是耐人尋味。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