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品質續劣化 台鐵將淪房市利空

【文/住展房屋網】軌道建設向來被視為房市的一大利多,不論是台鐵、捷運還是輕軌,只要設站消息一出,在預期交通改善、人潮將帶來錢潮的作用下,區域房市多半表現強悍。但隨著台鐵管理品質持續惡化,未來鐵道是否還稱得上是軌道利多?恐怕沒人敢爽快地給出肯定答案。

台鐵的運務調度向來令人詬病,且自從近年奉行「cost down」主義之後,服務品質更是令人不敢恭維。受人力嚴重不足影響,近年台鐵不僅運務調度欠佳,連站區的環境維護、旅客服務、票務運作,都讓人搖頭。

就拿最近10月的4天連假來說,首日就發生列車故障事件,導致多班列車延誤,影響數千旅客權益;而在收假之際,許多車站遭返家旅客擠爆,人流卻又無法有效疏導,以致許多民眾縱然有票,也得費好大一番功夫才能擠上車,乘車的品質與站區環境皆大打折扣。此外,先前台北市府對台北車站進行突襲公安檢查,使台鐵站區的公安缺失浮上檯面,漫不經心的管理效能,更讓民眾對台鐵信心盡失。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面對負面形象與日俱增,台鐵方似乎也只能兩手一攤、空嘆無奈,因為服務劣化的源頭,來自不斷擴大的財務虧損,而造成虧損的原因繁多,要改變也非一朝一夕能見效,因此台鐵索性來個相應不理,對於外界高喊已久的改革訴求,一概以推拖拉方式應對。

台鐵之所以連年虧損,一方面是退撫壓力沉重,另一方面也是長途運輸遭高鐵強力競爭,加上票價長年受政策壓抑,列車又常遭民代施壓增停導致成本增加、旅時增長,而站區的商業活化又不甚積極,使得台鐵始終無法穩健經營。

為避免財務缺口無限擴張,台鐵遂力行成本管控,如同台灣所有的慣老闆一樣,台鐵成本管控的第一刀,就是縮減人力,而這一刀可說是敲響了台鐵的喪鐘。本來台鐵的人力就不充裕,如今又緊縮人事,員工超時工作已成常態,在就業條件嚴苛的情況下,台鐵員工已無力維持中高水平的服務,最終使得台鐵江河日下。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現今的台鐵,無人站點愈來愈多,有設置人員的站區,人力也不足。這些缺乏編制人力的站區,部分已淪為當地的治安死角,對周邊社區的居住品質產生干擾,若台鐵繼續採行低人力、高壓榨的人事策略,將加速服務的劣化,最終使得軌道利多淪為利空。民眾若欲逐鐵道而居,千萬得三思而後行,畢竟現在的台鐵管理能力,已不再受大眾信賴。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