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住展房屋網】台糖是我國數一數二的大地主,由於乃國營事業,台糖的土地資源形同國家資源;因此每當政府有任何重大開發規劃或龐大用地需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拿台糖土地來用,讓台糖彷彿政府的土地提款機。
雖然台糖土地是政府重要的開發資源,但因台糖土地的環評條件較嚴苛,現行制度不論土地面積大小皆需環評,遭多位民代、官員批評為經濟發展的絆腳石,因此原本在環評子法的修訂中,就打算將標準放寬為1公頃以下免環評。
這般放鬆規劃,早惹得許多環團不滿,豈料日前國發會竟火上加油,「提醒」環保署應思考一致標準,將台糖土地的環評門檻鬆綁到10公頃以下免環評,並下指導棋表示,台糖土地若要做不同規範,必需有理由,沒有理由的話就該檢討,導致爭議進一步擴大。
國發會經濟掛帥、磨刀霍霍向台糖土地的行為,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認為應適可而止。台糖土地確實有其特殊性,以較嚴苛的環評標準審視並無不妥,且主司經濟發展的國發會,如此強勢地「提醒」具環保專業的環保署怎麼修法,不免有越俎代庖、僭越專業的疑慮,讓人深感國發會主委陳美伶真是好大的官威!
台糖之所以擁有這麼多土地,是因繼承日本時代強徵的資產而來,當時遭強徵的土地,幾乎都是地力最肥沃、形勢最方正的精華農地,因此充分保留這些農地,對穩定台灣農業發展與糧食自給有非常大的幫助,倘若這些精華農地遭過度開發利用,台灣將面臨戰略性的缺糧問題,除非國發會認為經濟比國安重要,否則不應對環保署提出擴大放寬環評標準的無理要求。
此外,台糖持有的土地,由於長期低度利用,儼然成為西半部開發密集區的生態熱點,如打算開發為綠能科技城與國際影城台南歸仁沙崙農場,就是瀕危草鴞的棲地;閒置已久的永康三崁店糖廠,更有著大量諸羅樹蛙棲息,若未來修法大開台糖土地高度利用的方便之門,這些台灣寶貴的特有生態,都將跟著陪葬。
況且許多台糖的閒置糖廠及過去製糖蔗田農地,都留有不少日本時代即存在的糖業文化資產,因此不論是基於戰略國安、生態保育或文化保存等理由,台糖的土地利用都應該有更嚴格的管控。故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認為,維持台糖土地相對高標準的環評門檻,才是真正有助國家發展的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