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科交通塞塞塞 真的沒救了?

【文/住展房屋網】內湖地區的交通狀況,已可用惡名昭彰來形容;每到上下班時間,從往返市區及內湖的幾個動線,包含民權大橋、中山高內湖交流道,或麥帥橋等,幾乎都是塞爆的狀態。更精確說就是,上班進入,及下班離開內湖科技園區的交通孔道,幾乎都會呈現打結狀態;如果天氣不佳或下雨,情況還會更糟。

對於這樣的情況,稍早柯P曾脫口說出「內湖交通沒救了!」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認為,就一個地方首長的角色,柯P說這樣的話,實在是不負責任;但平心而論,此言也並非完全虛假。畢竟目前內科聯外交通動輒打結的問題,並不是單純交通動線不良或運量不足造成,而和當初內科都市計劃變更有很大關聯;甚至說得更白一些,根本是『前人造孽,後人承擔』。

原來,當初前朝(馬英九任市長時期)開放允許更多業種進駐內科,這固然是希望能解決彼時內科發展遲滯的狀況,但卻沒有同步考量並規劃相關配套,包含交通甚至居住等,結果更多業種真的陸續進駐(內科)後,相關後遺症立刻浮現。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再者,後來文湖線通車,也沒有太大幫助;畢竟該路線本身運量不足,就算銜接到較高運量的南港線,也是遠水救不了近火。這也難怪之前柯市府曾拋出捷運南北線的話題,目前則是打算規劃銜接松山、信義、南港及文湖四條捷運線的內湖東側捷運。然目前所知,這條路線也是設定為輕軌;就算通過可行性評估,甚至動工興建,屆時究竟能發揮多大的功能,也還是得打上問號。

不過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認為,更重要的還是前幾年房價飆漲,內湖房價一度飆高到三位數字,結果很多在內湖工作的上班族根本買不起周邊的房子,只能轉往較遠、房價較便宜的地方,這當然直接造成內湖(內科)聯外交通負荷過大。

綜合以上眾多因素,光靠多一條輕軌,或拓寬部分路段,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認為還是不夠,得有更多配套;比如在內科周邊找更多公有地蓋公宅,提供內科人另一項居住選擇,或至少將港墘站共構案捷運分戶降價招租;如此一來,或許能間接降低上下班尖峰時間內湖(內科)聯外負荷量,進而稍微紓解目前的交通大難題。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