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住展房屋網】隨著美國降稅吸引企業赴美設廠,使有關單位對我國對大型投資案頻頻卡關提出檢討,其中環評嚴格與土地取得成本高昂,再度被點名是阻卻我國大規模投資的兩大致命原因。

雖然環評及土地取得問題,確實讓企業對投資台灣有所顧忌,但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認為,台灣重視環評及土地管理有其必要性,若未考量我國海島國家的環境特殊性,一味要求鬆綁環評與出賣公有土地,無疑是斬斷國本的賣國求榮之舉。
我國為環境敏感且領土狹小的海島國家,對於環境的重視度及土地的掌握度,本就應該優於中國、美國等大陸國家,因為若輕忽開發對未來環境的影響,將帶來更大的傷害。比方說,我國是被國際點名的全球暖化高風險國度,若放任企業大肆在臨海地帶開工廠、蓋飯店,往後海平面上升,一切努力將盡被海洋吞噬,經濟成果也蕩然無存。
或許企業會說全球暖化帶動海平面上升,也不是馬上會發生的事情,但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認為,居安必需思危,況且現今暖化情勢加劇,縮短了危機來臨的等待時間,若不將眼光放長遠一些,只顧短視近利的經濟發展,最終將使危難風險放大。
此外,我國土地資源不豐,為因應國家未來發展與災害防治,對於國土應有更審慎的規劃,然而近二十年在政府開發主義作祟下,大規模公有土地流入私人手中,一旦將來發生大規模暖化及地震災變,官方手上能即時調配賑災的土地是否充足,著實不無疑慮。
撇開國安問題不談,許多企業與研究單位時常把我國與歐美、中國等陸地大國拿來作比較,其實很有問題。因為歐美、中國等地土地廣茅、資源豐富,相對地,國家整體對環境變動的負載能力遠在我國之上,因此它們有本錢鬆綁一些限制,但同樣的事情我國若依樣畫葫蘆,只怕還未能其利就先受其害了。
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認為,在討論我國環評制度是否過嚴、土地取得是否太難之前,應先對我國國情有深入的了解,同時也應將長久以來大陸性的大國心緒,調整為海洋性的靈巧思維,不然貿然鬆綁環評與解禁土地,絕對會引發更嚴重的國安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