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住展房屋網】在雞年尾聲、狗年初到之際,包括台北市的松山健康公宅、新北市的永和秀朗青年宅,以及台中市的豐原安康段公宅等,都相繼招租或已近完工,讓政府終於能在公宅推動政策方面,有了比較拿得出手的成績單。
而根據內政部營建署的統計,全台已完工/興建中的公宅,更已多達2萬多戶,總統蔡英文上任之初誇口的8年20萬戶政策目標,似乎已從遠在天邊,縮短成只差十萬八千里了。
2萬戶公宅,說少不少,但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認為,絕對算不上多!因為以國際經驗來說,公宅存量至少需達住宅總量的5%,才有較明確的成效;以我國住宅總量約800萬戶計算,2萬戶公宅,只佔我國住宅總量的0.25%,距離得見成效的5%,還有高達20倍的差距,因此官方不應奢談什麼「興辦有成」,往自己臉上貼金!
不僅建設進度大大落後國際水平,目前的公宅戶數,也與蔡政府承諾的數字相去甚遠。蔡政府8年20萬戶公宅中,12萬戶為新建,換算每年應完工1.5萬戶,如今蔡政府執政已兩年,公宅總量理應達3萬戶才對,但現況已完工/興建中的戶數只有2萬戶,其中已可租住的更只有1萬戶,實際達成率,其實只有政策承諾的三分之一。
況且在已完工可租住的1萬戶公宅當中,又有半數以上為既有戶數,換言之,真正在蔡政府治下完工的公宅,充其量不過5000戶,因此政府推動公宅的表現,根本是大大不及格;但官方卻以灌水灌很大的統計數據,模糊政策推動不力的事實,實在是我國政策推動上的可恥笑話。
而各級政府面對公宅興辦時,總拿沒有地當擋箭牌,但同樣是缺地,產業一說缺地,府院黨馬上就能端出解決方案,為何在公宅議題上,卻不見官家有如此效率?莫非無財無勢又無房的普通百姓,就跟勞工一樣,是蔡總統心中最軟的一塊,所以乾脆軟土深掘,不必費心照顧!
再說,公宅議題在我國討論甚久,按理說,住房需求殷切的各大都會,都應早有動作才對;但時至今日,仍有都會區(如台南市)一戶完工/興建中的公宅都沒有。對於這種不把國家重大政策當一回事的都會,中央應拿出魄力,對推動政策不力的地方政府祭出鐵腕才對,否則實不足以讓民眾相信政府的施政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