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度寬鬆資金 有助房市復甦

【文/住展房屋網】日前一椿刑事命案,牽涉及土地掮客與宗教人士,引發各方矚目。遭詐騙花四千萬元購買公園用地,未免太離奇。地籍有資料可查,何以能矇那麼久,令人費解。台灣近些年詐騙風氣興起,歹徒落網車手失風的報導,無日無之。古老罪惡行業,抓住人性弱點,成功率頗高。

有些人相信,不論何種用地,只要肯花錢打通關節,都能變更成建地。就像外籍將官司令局長,宣稱來台迎娶台女為新娘,根本無中生有;然排除萬難,拚命想匯錢的女性,卻仍深信不移。古人說,賊計狀元才,誠哉斯言!笨人保不住自家的資產,有啥可說的!

然而,回顧雙北地區的房地產歷史,運用種種本事變地成功者,不在少數。當年××幫的建商,保險櫃裡堆得滿滿的土地權狀,從爛田搖身而成建地,產生了所謂「田僑仔」世代,風光一時。勞大士和雙B轎車,大量流動在雙北地區,開啟南貧北富的差距之路。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一直到近十餘年,台中市七期引爆新行情,繁華已極,盛況直追新板特區。台中富紳階層頓時拓寬疆界,有錢人暴增。此時雙北房市仍在高檔,加以兩岸往來頻仍,陸資入台傳聞極廣,吸引許多人將資金投入包括觀光旅館和民宿。台灣島自兩千年以來,少見的榮景於焉出現。

後來,一切都毀於官方的打房行徑,搞砸社會,搞砸經濟。那些專家學者打房之流,如今哪裡去了?台胞變窮了,你們開心了吧!破壞了之後沒法找到建設之路,誤國誤民,禍害不小。台島經此一切,翻身不易。

某經研機構預測房地產將回溫,但前提是建商需降價。然而便宜的中古屋很多,成交卻依然不振,可見市場景氣與房價並非絕對連動;畢竟不動產有其特點,有區段調性的差異,無法純從單一因素判斷後市走向。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根據市場實例顯示,銀行對房地產放貸,似乎已較寬鬆。例如旅館及商辦大樓,許多被困在陸客減少和觀光不振的業者,或許可以因此有喘息空間。反正寬鬆是王道,前些年由美國開始,歐盟跟進,日本依樣葫蘆,經濟都救回來。台島如今仿傚,為時未晚。外滙存底逼升值,多放出些台幣,是對的。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