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漏小事 易引發糾紛

【文/住展房屋網】網購興起之後,幾乎影響了五成以上的零售市場交易額。消費者的認知中,網購另一優點是容許退貨。從前談退貨,買賣雙方必起爭執;而現今則已成慣例。衣服大了,鞋子小了,都能退換,連門都不必出,在家等宅配送上門,多麼輕巧便利。

但不動產買賣即屬例外,包括海外房地產,雖從網頁中瞧見物件,惟成交前多半仍得親臨現場,或觀看詳細影片介紹。因為房屋的特點是,處於該屋之中的感筧,別人無從代勞感知。況且,漏水與否,亦須經查看,才能避免糾紛。

房屋買賣包括新成屋,都可能漏水。從前某大建商在汐止自家所建大樓舉行遷入儀式,刪好碰上下雨天,新大樓毫不給面子,當時便從天花板漏雨,成了大新聞。整棟樓都屬己有,算是方便整修,怎麼敲打皆無妨。最怕是相鄰隔牆漏水,你來我往麻煩可多了。因此房屋成交後,交屋前,抓漏列為要務;沒漏最好,有漏則非修不可,以免後患。在買賣雙方心中,各自有數,誰也別想佔便宜或硬拗。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還有一樣極特殊的狀況,便是買方為了急於遷入,在辦理過戶期間,提出「借屋裝修」的要求。這類事件可大可小,倘若是新成屋,什麼毛病也沒有,只有履約有保證,先借給買方裝修也無妨。但中古屋可不同,萬一裝修期間水電管線或天花板、地板、女兒牆有損有裂,帳該怎麼算?

房仲公司專家建議雙方照合約走,何時交屋才一刀切,以免牽扯不清,徒生困擾。萬一搞到毀約取消買賣,房仲公司的佣金是否該退還?

網購可輕易退貨,房地產則不然,許多預售屋的糾紛,都由退約而生。數十年來,不動產交易漸上軌道,爭端已減少很多。但人性中的自利排他並未改變,稍有不慎,仍會捲入是非。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