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住展房屋網】最近各地方政府推動政策,似乎很喜歡留下影像紀錄,深怕民眾不知這些所謂的『政績』。然住展房屋網企研室卻認為,這些留下影像紀錄的政策『成就』,推動過程要不是存在若干瑕疵,不然就是程序可能有問題;拍了紀錄片,反而是留下證據、自曝其短。
稍早高雄市地政局長黃進雄宣稱,現正委託國家地理雜誌頻道籌拍高雄市推動土地重劃的政策推動過程與結果,希望把相關經驗與成果分享到更多國家及地區;至於主角,則是剛完成的71期重劃區。該紀錄片內容還有打造亞洲新灣區、凹仔底地區,取得大型公共設施如文化中心、科工館、中都濕地公園、美術館、高雄巨蛋等的過程。紀錄片預計今年七月完成。
平心而論,如果是談公共建設,近年高雄市府的成績還不差;但如只談土地相關政策,則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認為,無論中央或地方,在推動市地重劃或區段徵收時,先不談其必要性,光是過程就常充滿瑕疵;不是強徵民地引發議論,不然就是資訊極不透明,更別說常造成迫遷。當然,絕對還有替開發商圍地的疑慮存在。
在這樣的情況下,官員竟視此為德政,還打算拍紀錄片把一切紀錄下來,實在難以理解其心態。須知,如果真的需要那麼多土地重劃或區段徵收,那就表示原本的都市計劃劃定或建設擘劃有很大問題,擺明就是相關官員失職在先!
無獨有偶,稍早國家地理雜誌頻道也籌拍了新北市興辦社會住宅的過程;內容看似功德圓滿,但熟知相關過程及內情者都知道,新北市興辦社宅,用的多是BOT模式,結果造成很多問題。因為社宅基地是公有,新北市府卻基於經費問題而大量讓利給得標廠商,結果只要標得BOT案,開發商就能坐享過半開發量體的租賃獲利,就更別說原本承諾的社宅量體大幅縮水,所以當時就被積極鼓吹社宅政策的巢運認為是山寨版社宅,不足以取。
當然,新北市另外拿老舊公有建物,如警察局建築重建,樓上新設青年社宅的做法,相對上就值得肯定。但回過頭來,多數社宅仍是採用問題很大的BOT興辦,而且竟然還拍紀錄片留下紀錄,完全不避諱疑似圖利廠商的疑慮。只能說台灣的官員,真的是太自我感覺良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