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潛藏的新風險 可能來自於建商

【文/住展房屋網】房市反轉之前,大家都不斷討論房市潛在與未來的風險;房市反轉之後,大家除了熱切討論房市何時才會落底之外,每年也如慣例般暢談目前房市可能遇到的風險。以今年來說,各界認為房市的風險不外乎升息、縮表、選舉、斷頭潮等等。但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認為,目前建商普遍還存有「多頭心態」,才是房市潛藏的最大風險。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自從房地產景氣下滑至今,還是有許多建商心態停留在過去的大多頭,這種心態包括「不願降低利潤」、「價格訂得高高」、「多撐幾年就會好轉」、「怕賣太便宜少賺」等等,並未轉成空頭時的「利潤捉少一點」、「價格降多一點」、「先落袋為安」的正確心態。

心態錯誤會導致什麼問題?最明顯的就是「價格降幅不足」,導致「建案滯銷」,最後出現「房市長期修正無法落底」。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我們最常看到的狀況是,多數建商都認同「價格要降才有人買」,有的建商還會呼籲同業要降價,但每每自己推案時,卻覺得自己的房子不一樣,所以價格又想賣得老高,呈現「心態悲觀,但開價超級樂觀」的詭異情況。

眾所周知,房市本來就有景氣循環,房市好的時候利潤捉高一點,房市壞的時候利潤就捉少一點,但有的建商卻不這麼想,因為他們過去十幾年來,已經習慣多頭時期的高利潤,所以不願接受薄利推案。有的建商雖然降價,但同時降低進料成本,透過cost down的方式來維繫利潤空間。事實上,這根本稱不上降價,而是降低建材等級、同時降低售價罷了。

另,有的建商還想想賣多頭時的價格,因為他們自認「可以撐得過去」、「再等幾年就會好」。但問題是,台灣房價從反轉現在跌幅只不過約一成多,根本不到底部,但業者卻不降價,反而去期待那個不可知的底部到來。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如果大家都願意降,那麼房市就會很快到底,修正到底之後就能期待反彈波的到來。但現在賣方卻已普遍形成「不降價等落底」的風氣,但不降價房市要怎麼落底呢?難道期待買方追價嗎?

這種不願再降價的風氣,或許正是房市必須陷入長期修正的主因。大家都在等落底,卻沒人肯再降價,那麼就遲遲等不到底部的到來,這是無庸置疑的!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