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住展房屋網】日前有媒體質疑公宅造價過高,恐增加財務操作難度,不利公宅政策推動。不過當時住展房屋網企研室就已分析指出,公宅非商品房,不能用一般市場機制看待,當然更不該用純粹財務運作或平衡的角度處理之。事實是,公宅如同大眾運輸系統,營利或財務平衡並非優先或首要考量,訂定之租金(票價),讓使用者能夠合理負擔、不影響其他生活必需,才更為重要。
不過最近有一項同樣和都發局相關的訊息,卻可能嚴重影響民眾觀感,乃至公共住宅後續的推動,那就是才剛完工,給北市士林北投科技園區區段徵收戶承購的專案住宅,據傳施工品質甚差。
儘管該專案住宅單坪售價最低還不到15萬,最低總價也僅約800萬,以台北市近期房市行情來說,根本是便宜到不可置信;但就算如此,施工也不該馬虎。
然據了解,有承購戶驗屋時發現,(專案住宅的)廚房排水不佳、瓦斯管線設計差、踢腳板發霉、鋁門窗無法上鎖,馬桶污穢等問題,顯示施工與監工品質甚差。對此,北市新工處負責單位坦承設計及施工不良,會持續請廠商幫住戶修繕,或用保固金發包給其他廠商修繕。
從這件事情,我們再度看到過去國宅施工品質不良的問題重蹈覆轍。很顯然地,北市相關單位並沒有把這個專案住宅當一回事;大概認為既然房屋造就如此(低),那麼把房子蓋出來就可交差,殊不知萬一施工品質不良,不僅讓承購戶情何以堪,對政府推動公共住宅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形象,更是重大打擊。
畢竟,先前外界先拿交通問題,後又舉成本過高,不斷質疑公宅,在在顯示外界對公共住宅,仍存在相當多的負面刻板印象;而之所以如此,其實就是過去政府興辦國宅打馬虎眼所造成,因此現在相關單位更要繃緊神經,以最高規格興辦及管理之。
但是現在,北市府連642戶的專案住宅都蓋不好,想阻撓公宅興辦的少數人士,肯定又會拿來說嘴;而市民又怎相信,市府有能力,或真的會好好監督數萬戶公共住宅的興建及營造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