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住展房屋網】近年房市持續盤整修正,新建案市場買氣雖有微幅提升,但仍在低谷盤旋,看不見強勁復甦的訊號。然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表示,即便整體市場仍疲弱,但只要是「俗擱大碗」的建案,依然賣得嚇嚇叫,根本不怕沒人買,只要業者推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就不怕房市不景氣。

住展房屋網企研室指出,去年凡是建商願意大讓利、走薄利多銷路線的建案,總是能夠賣得相當好,最具代表性的地區就是板橋江翠北側重劃區、以及淡海新市鎮。
江翠北側重劃區在2012、2013年時,外界預估新建案每坪單價可能落在6字頭,但第一宗建案就打出4字頭、比中古屋更便宜的口號搶市,後續建案全都賣4字頭,買氣熱到極點。
淡海則是從每坪二十幾萬,大降到1字頭的成交價,因為單、總價都不高,買三房甚至不到800萬,吸引不少大台北的年輕首購族、和換屋族群前往買房,去年以來成交都很穩定,在房市寒冬中逆勢大賣。
除了在價格上讓步的方式外,還有像雨遮免錢、送裝潢或家電、降低公設比來提高室內可使用空間等方式,其實都獲得不錯的成效。這也代表著,現在不是民眾不買房子,而是建案能不能夠讓利、打動買方的心;假如建案還是想賣高價,心態仍停留在過去多頭,那當然賣不動!
住展房屋網企研室進一步表示,所謂「讓利」,並不是業者在某些地方退讓,民眾就一定買單,而是「要在民眾在意的地方讓利」,如果讓錯地方,那還是沒用。
舉例來說,有些小坪數案降價卻還賣不掉,因為業者要求民眾買小宅要附帶買車位;但買小宅的民眾預算受限,又要求他們加買車位,豈不是強人所難?又例如,買房送出國旅遊,這種方案根本難吸引人,還不如降低房價更有用。
總而言之,房市薄利時代早已來臨,假如房子想要賣得快、快速套現入袋,銷售策略就不能守舊不變。利潤退一步,銷售成績就會進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