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場館嘸人來 改善接駁交通就行?

文/朱福山

日前桃園市議員指出市府花了42.5億元蓋場館,卻吸引不到遊客,振興不了觀光,且根據觀光局「台灣旅遊狀況調查報告」顯示,國人到桃園旅遊的旅次比率僅6.1%,連續5年吊六都車尾。

桃園市議員舒翠玲表示,實際到場並無亮點,遊客不會再訪,且景點間的車程都逾半小時,其中海螺館、北客館、乙未公園及崙坪園區4大館場,2021年營運支出計1,585萬元,收入僅10萬元,反而造成市府財務負擔。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場館旅客不來、不回訪,單單只是解決交通問題就能釜底抽薪嗎?市府興建場館,是為了賺錢還是振興地方經濟及城鄉均衡發展?談回問題根本,一個場館如何能運營起來,關鍵還是在於內容吸不吸引人,包括當地人及區外遊客。

要吸引當地人經常前來,如何與地方社區連動才是關鍵,如果大型公共建設連當區居民都不捧場,那就真的很失敗。針對區外遊客,不妨參考近年大家熱愛的活動。

例如透過市集、藝術節來打造節慶IP,類似的成功案例,到處可見。像藝術節結合各方軟實力,藉由翻轉空間、提升公共建設,並透過社群文化的病毒行銷,讓更多在地、外地客重新認識每一處的桃園,因為新鮮、有趣,所以大家願意去探索。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打卡熱點 僅能成為流量景點

該如何改善設計,甚至重新思考每個場館的獨特性、差異化,以及如何讓人願意有價消費文旅,進而帶動地方發展,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否則蓋很多場館,但是內容形式千篇一律,沒有亮點抓不住人,即便有很美的建築外觀,最終也只是成為網紅打卡熱點,民眾來拍拍照就走人,成為流量景點,很容易被取代,再看看場館內的制式表板、教科般文案,更容易被遺忘,遑論期待旅客回訪,只有加深內容運營及體驗行銷,才有機會成為長流景點。

「2023年世界客家博覽會」8月將於桃園舉行,包含2大主展館、8大副展館等,前述被議員點名的4大賠錢館場,也在此次博覽會的10大展館名單中,參觀人數能否達到官方預估的300萬人次?就看市府團隊行銷桃園的能力如何了。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買房站哪邊!你選哪一邊?
《桃園》藝文特區 VS 青埔特區

一邊是桃園老牌豪宅聚落——藝文特區,機能成熟、商家林立,文化設施齊備,生活便利度無可取代;

另一邊是新興國際門面——青埔特區,高鐵、捷運、購物中心全到位,未來話題十足,發展潛力爆棚。

對你來說,哪一個才是最「頂」的桃園生活圈?快投下你的一票!

藝文特區:機能成熟、文化底蘊深厚
青埔特區:交通國門、潛力無限

買房站哪邊,沒有標準答案,只有你的態度!

相關文章

買房站哪邊!你選哪一邊?
《桃園》藝文特區 VS 青埔特區

一邊是桃園老牌豪宅聚落——藝文特區,機能成熟、商家林立,文化設施齊備,生活便利度無可取代;

另一邊是新興國際門面——青埔特區,高鐵、捷運、購物中心全到位,未來話題十足,發展潛力爆棚。

對你來說,哪一個才是最「頂」的桃園生活圈?快投下你的一票!

藝文特區:機能成熟、文化底蘊深厚
青埔特區:交通國門、潛力無限

買房站哪邊,沒有標準答案,只有你的態度!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