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課題!

記者生涯當中,認識了許多房地產各領域的好朋友。有的人平時看來樸實無華,實際上是擁有數十棟房、身價上億的投資客;也有初創業時遇上房市熱潮、身價快速翻倍,總是意氣風發的建商老闆;還有一批看遍房市起落,言談間盡是精闢洞見的意見領袖;更多的,則是殷殷期盼存滿頭期款,夢想有天能擁有一個家的自住族群。

這些人,組成了我們對房市的第一印象:熱鬧、奔放、錢滾錢的遊戲場。

熱鬧散場,市場現形

然而,從去年限貸令到如今第七波信用管制將滿週年,這場長達十年的資金派對開始落幕。有的人早早看清局勢、及時抽身,手上握有大把現金,甚至還能抓到逢低進場大好機會;也有人罵聲不斷,開口就批「政府非得看到產業倒下才甘心」,更多的人,從憤恨到無奈,再從無奈到逃避,最後選擇靜觀其變。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這期封面故事,我們決定回到房市現場,寫下不同角落裡,每個正在面對挑戰與困境者的心聲與處境。甚至找出當低利環境退去,資金不再氾濫,槓桿催生的泡沫被戳破之後,誰還能站得住腳?

回歸理性,直面風險

過去十年,是房市最瘋狂的年代。投資客勇敢加碼、建商拼命搶地、代銷現金滿手,就連購屋族都排起隊買房,大家似乎都踩在雲端上,盡情狂歡。曾有位投資客朋友對我說過:「閉著眼睛買房都賺錢!」我至今印象深刻。確實,在多數台灣人心中,都誤以為只要進場,就能輕鬆透過房子獲利。

然而,央行出手去槓桿化後,壓力逐漸浮現。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編輯部兩位記者各自也從不同角度,帶來更多的觀察與解析。朱福山替讀者盤出了全台降價地圖,揭露什麼樣的區域、產品議價空間相對大,並傳授最實用的議價技巧,幫想撿便宜的讀者找出破口;另一邊,翁嘉妤除跟我一起盤出市場全貌外,也在逆風的市場裡,發現商業不動產成為其中少數亮點,為市場留下一絲曙光。

《住展》希望,透過這期封面故事,回應央行總裁楊金龍給投資客的Lesson說。一年過去了,在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章定煊眼中,這堂Lesson屬於政府,但或許,這也是所有房市參與者需要反思的共同課題——資金寬鬆該是常態嗎?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買房站哪邊!你選哪一邊?
木作裝潢 VS 系統櫃

一邊是木作裝潢,質感厚實、量身訂做,空間規劃靈活,耐用度與細緻度往往更勝一籌;

另一邊是系統櫃,標準化模組、施工快速,價格透明、風格多變,調整時更具彈性。

對你來說,哪一種才是最「理想」的居家裝潢選擇?快投下你的一票!

木作裝潢:質感細緻、客製靈活
系統櫃:快速施工、風格多變

買房站哪邊,沒有標準答案,只有你的態度!

相關文章

買房站哪邊!你選哪一邊?
木作裝潢 VS 系統櫃

一邊是木作裝潢,質感厚實、量身訂做,空間規劃靈活,耐用度與細緻度往往更勝一籌;

另一邊是系統櫃,標準化模組、施工快速,價格透明、風格多變,調整時更具彈性。

對你來說,哪一種才是最「理想」的居家裝潢選擇?快投下你的一票!

・木作裝潢:質感細緻、客製靈活

・系統櫃:快速施工、風格多變

買房站哪邊,沒有標準答案,只有你的態度!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