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保護區和公設用地

【文/住展雜誌】現今電視新聞題材,有大半都來自網路。多的是酒駕嗆警,毒蟲就逮,攔道逼車,詐財騙匯等等。以及名人醜聞如摩鐵遇狗仔,舞弊事曝光之類,無非貪慾瞋恚,忿惱誑嫉。尤其政客惡鬥,或單挑或群毆,鏡頭畫面盡是猙獰形狀,神頭鬼臉,不堪入目。身為社會一份子,此時此刻也只能關閉電視,逃離現場。

然而,公共事務還是必須關注。國民從觀察承受到感知回應,存在時間和過程。因此,適時給予建議既是權利也是義務,否則政策或執行走偏了,對誰都不好。上期本欄才提及台中、高雄常聞挖斷各種管線釀災,誰知逢甲夜市即發生氣爆致傷亡事件。可見建言之責,人人皆有。本篇擬再就前瞻建設,略抒芻見。

幾番風雲變幻,數千億元預定要花在哪些項目,其實還不怎麼確切。但食、住、行民生三項肯定有。以食安為例,勉強列入前瞻,故預算自不會多。據估光是造一座樓,供食安檢驗專用,經費即告用罄。類似情況,在其他項目亦可能發生。鈔票都用在硬體上,則那些重要的檢測儀器生材又將從何而來?說政客思慮短淺,絕不為過。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許多項目來得突然,或橫空出世,或延續舊有,都是地方政府無從配合者。為節省經費,建議活用都市內的保護區,和閒置的公設用地。現今密集的住宅區,仍不乏從久遠年代前即被劃為保護區之地;也許早就該解放開發了,卻沒人注意到。若經評估可用,則造幾座食安大樓,環保大樓,也不愁沒有可用之地。

瞧瞧全台有多少宗教團體,建造各型各式的殿堂會所,除了偏遠山隈水涯之外,都會區亦十分常見。不論蛋黃區蛋白區,處處都有形跡。包括保護區、農地、工業地,似乎都行得通。既然如此,堂堂正正的前瞻計劃,攸關大眾利益,活化特殊土地,善用公設保留地,皆屬理所當然。倘需變更使用區分,大有為政府還不是說了算!

早年以陽明山為例,要塞堡壘區之類的軍事用途,或南港、內湖近水靠山的土地,都被劃為保護區。當時的社會環境或許必要如此。唯情事變遷久矣,不少保護區劃定理由已不復存在,死抱舊規,不切實際。上回內湖慈濟購地,引發各方議論,其實正應該藉機總檢討,究竟有多少地可以解消限制,讓無辜地主得以運用自家祖業。

山坡地建廟宇,經常來往信徒和觀光客,何只數萬?若設置公共用途建物,對環境影響有啥差別?因此,值此全台建設大進補之時,可派用埸的資源都不宜閒置,廢在那兒多麼可惜。再者,從前被詬病的蚊子館,勿再死守舊用途,換個招牌,裝修一番,公辦長照中心,日間托老的處所,不就憑空增加許多嗎?

台島近些年經濟不振,民氣低落,朝野動輒衝撞,社會不寧。如今,有個前瞻建設,肯花大錢,肯做大事,則全台資源總動員,或真的能成就些項目,利於國計民生。是故,民代高官媒體健嘴,可否暫停無止境的拉扯撕咬,為四千多億經費找好方向,找對方法,做好監督,那才是百姓之福,寶島的造化。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