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戰開跑前 談六都建設重點

【文/住展雜誌】二○一八狗年伊始,媒體即被選舉相關新聞塞爆。這種情況人們司空見慣,有的隨之起舞,有的在旁嘲諷,酸民更熱烈參與,憑空為台島增添許多鬧亂之氣。地方首長權大責重,掌理轄區各項建設。平時侃侃而談,說不完的理念,道不盡的策略。然而,一旦選季熱度升高,各方短兵相接,眾多候選人往往忙於攻防,政見遂不知所云。

是故,在暖身之時,能多聽聞建言,定調競選主軸,打意識牌,抑或政見牌,乃至悲情牌,都不算稀奇。本文擬就都會區建設的基本要點,針對南北區域需求不同,分別提供芻議摘要,以利參考採擷。特別是有關於城鄉居住的種種待改善問題,除了探討之外,並致具體建議,期能及早定調,以免亂軍之中喪失競選主軸標竿,而致落敗。

都會區人口稠密,住宅集中,才易出現街友遊民。鄉野農村地廣人稀,夜裡什麼也沒有。夜店滋事酒駕頻傳,亦幾乎是熱鬧區段的專屬。此等治安問題,近年已擴大且嚴重到影響大眾的安寧與安全。重罪輕罰,始終是廿年以來台島治安的大罩門。因此,南北各都首長,掌握寬嚴治事的揀擇之權,誰能把治安搞好,便對百姓有真正貢獻。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交通在多元動態社會中,無疑是最難圓滿順暢的一環。再英明的首長,也得為此傷透腦筋,因為事在人為,而這些搞亂交通的,當然是人,卻也有一半須歸咎於相關措施規劃欠周延。不論哪個城市,免不了有糾結難纏的死角,既無從拆屋拓路,則該區段必然擁塞。花多少公帑,也沒法解決。

故而六都的現任首長,同樣面臨交通施政績效的責難。民代也好,政敵也好,打交通永遠佔上風。事實上,是否真的連專家也束手?非也。台島出一張嘴的學者專家可多了,從他們的言談中,交通沉疴,都是政策失算,執行不力。究其所以,本土國民自由太過頭,才真為交通不順暢的根本原因。倘若行車用路人守法,許多困擾將迎刃而解。

交通大事,從高鐵增站,到輕軌之爭,機車汙染,單車成患,幾乎樣樣皆成百姓注目焦點。台灣人趴趴走,誰人不知,代步工具自然寸土必爭。

以機車為例,在事故中常為受害一方,但機車銷量屢創新高。單車加入戰圈才數年,卻搶盡鋒頭。許多城市為單車闢專用道,設取用站,大事小事都離不開交通環節。

居住安全方面,官方可使上力者不多。違建處處,衙門束手;權貴民代黑道,多擁有模糊的保護效應。不敢舉報,不敢查辦,不敢拆除,不敢拆光。春風吹又生,違建永存續。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除此之外,老舊街廓之除垢翻新,更無一個城市可做到。瞧瞧鬧區街景,摩天大樓左近,低簷矮屋成群猥集,如此都會區,哪有臉見觀光客?

無論六都首長的競爭者是何方神聖,真談政見時就得腳踏實地,真刀真槍的說些細微政策。打高空的政治理念或意識形態,對於選民和都市進步毫無益處。且看以往高築債台,拚命蓋蚊子館,修蚊子路的縣市長,告老之後,回顧昔日作為,能不汗顏。當百里侯光環褪去,凡有所為,必留下痕跡。期望未來六都首長,能為百姓多盡點心力。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