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住展雜誌】卅年前非洲大饑荒,美國搖滾天王麥可傑克森等知名歌手發起人道救援。以一曲〝We are the world〞風靡全球,銷片所得捐濟災民。台島的羅大佑、張大春等藝文大咖,亦鳩集歌者和作詞家,共同創作「明天會更好」。短時內歌曲傳遍台灣南北,老少朗朗上口,盈餘悉捐消基會為公益。歌聲到處,一片祥安,聽者感動之餘,咸認明天可能更好。

誰都希望明天更好,不然就下個月變好,再不濟等明年,真沒法子,等下個世紀好了。如是年復一年,距離當時數十位歌星大合唱,整整卅年,但世道變好了嗎?人們過得更充實快樂了嗎?隨著此曲逐漸淡去,明天會更好的想望,似也已落空。尤其跨到廿一世紀的現今,經濟凋蔽,恐攻處處;人們想的是,明天還會有工作嗎?
談到經濟,舉世皆慘,不能只怪一兩國或少數人。畢竟,像龍捲風一樣,來時不知所從來,去也不知何所去;人類歷史上艱難時刻所在多有,景氣差也非沒遇過,只因眼下關節過不去,人們急了,便急出種種亂象。焦慮煩惱,表現在行住坐臥,摩擦紛爭,無日無之,一言不合,棍棒交加。從城市到鄉村,幾無倖免之處。
大小車禍和酒駕肇事,佔滿了電視新聞時段,推估來由,也與前述相關,市井之人,對於生活不如意,演變成忿恨情執,排解無計,乃抒發於斯。世間悲劇,往往在粗拙思慮下產生,後悔莫及。社會各角落為此不安,都市的治績因之下降。廣大住民雖事不關已,卻不能無感。如是輾轉染著,忿青、忿翁、忿婦遂滿坑滿谷。
近廿年來的政治權鬥,早年像金剛鬥恐龍,如今則進化為終極戰士大戰異形。何以故?科技發達武器精進了,網攻排山倒海,糾眾尤其方便。於是,虛空傳遞資訊,街頭人群雲集,現代化的政爭真不是蓋的。只可惜政客胸無點墨,腹乏珠璣,折騰數十年,迭經更替,而不見能人出世,大振國威,誠可悲也!
「對立」的存在,已成普世現象;有選舉的國家如是,信仰衝突的國家亦然。對立是衝突的前奏,更是紛亂的根源。城市的交通治安環保,居然也存有近似族群分類;機車族、捷運族、超跑族……。動保族、人權族、多性族,一經分門別類,腦袋立即搬位,思維頓失理性。人們就在這樣的世間度日,至死方休。
打房也因貧富對立而產生。如今總裁宣示降息同時聲明,對房市管控已放鬆。此言出自其口,足見渠曾參與打房,且為主力。經濟慘綠,方覺昨非今是,唯錯已鑄成,倒楣的仍是廣大的房地產從業人員。綜前所述,一個平常人只因工作或信仰或族群分類有異,即造做種種物事,或福或殃,悉及於社會各角落,由大眾承受。
新的一年,有新領導人、新國會、新施政班子。這是個可能的轉捩點,倘若民之所欲,呼聲能貫穿政客耳膜,則社會改革希望仍在。就怕像俗話舊瓶新酒,或換湯不換藥,那麼這盤棋還是殘局,還在困境,未免悽慘。咱們一貫自稱寶島,現今可要等著瞧,寶在哪裡?或者什麼才叫做寶?畢竟,兩千多萬人,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認知有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