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住展雜誌】去年底台灣進出口數據好轉、台股翻紅,經建會訂出將近四趴的GDP成長高標,央行總裁更罕見高喊今年經濟將U型復甦。顯然,經濟面將不再是影響房市的要項。不過,除奢侈稅及融資調控持續外,實價揭露產生的邊際效應仍不容小覷;蛇年房市,看起來依然多空膠著…
在國內外景氣低迷陰影持續籠罩下,龍年台灣房市不但難以神龍擺尾,反倒成了虎頭蛇尾;不過資金熱錢效應仍不減,美國FED不但祭出第三波量化寬鬆政策,年底前更又宣佈新的增額四五○億美元國債收購計劃,被外界稱做是QE4。
然而FED之所以再印鈔票買國債、變相借債給政府以擴大支出,主要還是為美國財政懸崖問題,預先建構防火牆。因此這波印鈔,嚴格來說不算是前三波量化寬鬆的延續,但可預見的是,具資產概念的股票市場,仍將隨之起舞。
經濟復甦 政策影響仍在
說到股市,第三季前受制證所稅開徵議題,台股加權指數及交易量持續疲弱;但去年十一月底官方信心喊話且強力護盤,使得最後階段以漲勢作收。接著,部分經濟數據出現回春信號,彭總裁更公開喊話認為,今年台灣經濟可望U型復甦,經建會又設定全年GDP成長高標達三點八趴。去年的房市減分項目︱經濟景氣,今年或有機會變成正向因素。
不過影響程度不亞於經濟面的政策因素,短期內則還不會消退;除了還拴著頸箍的奢侈稅,及央行、金管會持續強力調控融資外,最重要、影響力道也最大的,還是去年十月中之後的實價登錄資料開放查詢。
對新建案市場來說,實價揭露的真正衝擊,或許才要開始;因為第一批共六十四件預售屋實價資料,是隨去年底第三波資料上線。而以先前兩波揭露造成的觀望氣氛研判,這波預售屋實價揭露的影響時間,最少也要拉到農曆年後。
◎台北市 各區價差可能再拉大
十月中實價揭露後,北市房市主要是成交速度下降、觀望氣息變濃,價格則沒有立刻出現變化,至多是改採不二價銷售者增。不過來到上月,終於明確出現價格鬆動的案例:文山區羅斯福路沿線某些舊案,宣稱因應實價登錄而降價。
信義計畫區B7大陸建設豪宅案,去年底高調曝光,外傳將開三百萬單價。 |
不過就本刊了解,這些案例只是把先前開出過高行情的價格降下來,下修後大概還在六字頭上下,和一般首購族經濟能力相較,仍屬高檔。
整體來看,北市近期房市交易狀況變化不大,還是低總價產品反應稍佳。不過目前各項消息面皆顯示,蛇年北市房市仍是高價豪宅領銜主演;如稍早大陣仗公開的欣陸信義計畫區B7案,就宣稱將開出三百萬單價,另外稍早標售一度轟動的微風二期基地,據了解也是今年內會推出,產品同樣會是豪宅。
從豪宅產品再看回文山區少數舊案小降價,及北投奇岩重劃區未來新案產品可能會走一般,甚至首購路線,反映的是,有能力買豪宅者更富,其他一般地段或基地條件者,則很可能難以繼續跟漲,原因在於一般購屋人的消費力並沒有提升。
◎新北市 實價揭露災區出現?
或許是實價揭露後,政策面沒有再出現更多利空,台股近期也翻紅,因此新北市去年底市況也未出現更多變化,同樣是相對低價產品及區域銷況稍佳的局面。不過基於奢侈稅開徵將滿兩年,部份區域近年供給大量也陸續進入交屋階段,來年這些區域的價量變化,值得持續關注。
前些年,新北市一些建設題材眾多的區域,因為投資客瘋狂卡位,房價墊高速度特快;而早期較低行情因實價揭露而逐一曝光後,對目前線上個案銷售,肯定形成衝擊。事實上,這樣的狀況,在去年底的新莊頭前段就已看到。
至於林口,近一年房價漲勢已算緩和,今年年底機場捷運將通車,可望引進更多自用消費者,區域房市應能回歸供需基本面。
雖然入冬,淡水因相對低價及輕軌捷運題材,區域建案銷售還算順遂。 |
去年整年市況屬新北市最佳的淡海,入冬後人氣也下降,不過除了市場氣氛不佳外,也是因為區域進入新舊案交替期、媒體量減少之故。
另外,去年底營建署推出淡海兩筆住宅地標售,果然引發搶標,其中一筆還改寫單價新高紀錄;而根據本刊了解,當地業者順勢作多態勢相當明顯,今年第一季後的三二九檔將再現大量。這當中除宏泰新市鎮商業區造鎮案外,另一上市建商宏盛的新案也已在潛銷;宏盛案將分兩期推出,一期二到四房規劃,二期坪數會稍放大。
◎桃園縣 升格炒作題材開跑
稍早房仲調查顯示,桃園房市去年第三季之後,投資比例已超過四成;此說法和稍早本單元之分析算是吻合,不過實際上仍是因地制宜。如最近市況算穩定的南桃園,房市消費就還是以內需自用為主;至於房價持續墊高的北桃園,近期市場人氣則略有下滑。
而南桃特例,則是行政區跨中壢及大園的高鐵青埔特區。上月底冠德機場捷運A19站及國泰高鐵產專區兩大地上權BOT案先後簽約之際,就出現當地半年後大樓單價上看四字頭價位的說法;而根據本刊側面了解,其實現階段就已有個案要賣這個價位,基地位置則是在商業區。
不過到目前為止,當地新大樓案大部分都還未取得建照,因此仍無法正式簽約,只能先收訂單。先不論未來本區的供需難題,光是投資客狂卡位這一項,就足以替當地房市埋下潛在變數。
近期有關桃園房市的最新消息,當然是即將升格,及五楊高架將全線通車。將於明年底升格的消息曝光後,就成為業者大作文章的題材;像遠雄在大溪銷售中的「大溪地」,近期廣告內容就鎖定升格利多。至於他們的龍岡新推案,預料將會開出二字頭區域新天價。
五楊高架方面,去年底中壢至楊梅段已先通車,實際效果似乎沒有房市業者說得那麼神。原因在於,目前該高架道啟用的交流道,都是匯回中山高,連接桃園、中壢乃至楊梅市區的真正交流道,則都還在規劃階段。
◎新竹地區 竹北供給Q1再增
無意外地,新竹地區房市,去年底也無重大變化;竹科園區氣氛依然不佳,直接影響當地房市銷況。依賴竹科人較不深的竹東、湖口、新豐等區,還是相對低價透天產品當道,至於兩大都會區新竹及竹北兩市,未來一季房市走勢,則將有些不同。
新竹市重案區關埔,去年後半段新進場推案數量就已不多,預料未來一季也不會有太多新案進場搶市。至於同期銷況稍好的市區,未來推案則仍會走大坪數、高價路線。
至於竹北市,或許還有高鐵開發等題材可期,加上重劃區待開發空間仍不少,未來一季供給還是相當多;初估至今年第一季止,至少還有三百億案量等著上膛。不過其中不少是過去一年來,因景氣等因素而持續遞延者。
最受矚目的,則還是高鐵特區;就本刊掌握資料,特區未來新案幾乎都將走大坪數、高總價路線,當中最指標的則是高鐵商業區國泰新案,開價將來到四十到五十萬/坪之區域新高。
相較之下,新興的縣治三期可能較無建設題材可烘扥,因此產品規劃較一般,單價水準也稍低。另外,推案熱度較低的西區及縣治一期,最近也都有新案問世;這可能是當地仍有內需,也可能是走相對低價區隔路線,拉攏消費力及意願略降的竹科人。
◎基隆市 入冬淡季 媒體量縮
和新竹南寮或淡海相仿,基隆市入冬後也進入淡季,尤其去年底連日陰雨,更是影響興建中個案工程進度,而當地消費者較保守,除非是有口碑的業者,否則都會等全部蓋好後才出手購買。
此外,同樣因應淡季,基隆線上建案近期釋出的媒體量也明顯減少,先前持續曝光的「台北大鎮」,最近就暫停釋出台北廣告,不過「台」案台北客仍佔七成比例,另一強銷案「悅莊」則明顯減量。
與「台」案同區(碇內),剛進場不久的「好吉市」正在外飾工程,要等下架後才會強銷,最快是農曆年前後;該案廣告訴求低自備款,效果不錯。至於市區,則仍是區域客為主,外地客幾乎都有地緣性,銷售速度不快。
◎宜蘭縣 縣府管制戶外看板趨嚴
入冬後,宜蘭房市大致也進入傳統銷售淡季,礁溪則相反,因為進入旅遊旺季,泡湯觀光客增加,因此區域建案雨露均霑。只是,近期戶外看板卻遭勒令拆卸,先前是辦金馬獎,去年底則又換成全中運;據了解,北宜高礁溪交流道附近多塊看板均被要求拆下,研判應是縣府管制趨嚴。
整體來看,宜蘭房市近況平平,不過宜市、羅東市區推案業主惜售心態濃,繼續調高表價。礁溪這邊也不例外,尤其先前炒得很熱的低密度健康重劃區,單價更是冠全宜蘭;結果市區外緣地帶的「川遠麗池」,同樣規劃溫泉套房,但開價只有二十萬/坪,因此反應不錯。
川遠案特殊處是樓高九層、卻無地下室;而且不僅川遠案,溪南新案「公園居2」之大樓產品樓高七層,也沒挖地下室。據了解,這是宜縣當地規定,只有宜市、羅東及蘇澳需設防空避難室,其他鄉鎮大樓產品則無規定一定要挖地下室。
來年房市 依舊多空膠著
雖然經濟漸見復甦,但政策影響仍在,蛇年台灣房市將繼續多空膠著。 |
整理歸納近期北台灣各區市況可發現,目前為止,還是相對區域低價產品銷況較穩定: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淡海,來年房市更將引爆大量供給。至於竹北推案也再傳爆量,則應是過去一年市況不佳、政策打壓產生的遞延效應。
除了供給再度增量外,價格還是更受關注的焦點。目前實價揭露效應持續發酵,改採不二價路線案例愈來愈多,這或許是來年的價格趨勢之一;不過多數人更關心的,還是價格漲跌。
目前經濟確實逐漸走出谷底,朝復甦之路邁進。不過分配面則仍有諸多難題待解,馬政府革新又持續走兩步退一步,從去年鬧得不可開交的勞保年金恐破產及軍公教年終慰問金爭議,就可見一斑。可預見的是,除了政策面外,近半年來造成社會紛亂的外部因素,短期內也還不會消失。因此展望蛇年房市,應仍是多空膠著的局面。
台中三大熱區帶動 房市不寂寞
大台中去年11月不動產買賣移轉棟數出爐,合計移轉棟數為4,063棟,月增6%,是自8月實價登錄以來,歷時3個月再度重回4,000棟以上,較前年同期成長23%,顯示台中房市已走出奢侈稅陰霾。
實價登錄後,隨著投資客退出市場,房價不再發生急漲,民眾買屋也恢復理性。太合國際公司總經理趙耿德認為,今年大台中房市在量的部分,將會穩定且小幅成長,不過房價部分,則將呈個案表現,過去「全區上漲」的時代已過去了。
趙耿德表示,今年購屋族群當中,換屋族會在地段以及房價方面做理性考量,尤其實價登錄後,房價日漸透明,在理性比價,以及地段不可取代性下,商圈成熟的西屯、北屯與南屯區,成為較受換屋族青睞的區域。其中,西屯有7期與12期兩個重劃區,加上新市政中心、大都會歌劇院,以及剛開放的秋紅谷生態公園,百貨商場、商辦大樓林立,商業活動發達,吸引不少國際級觀光飯店爭相進駐,堪稱台中市最精華地段。
中部房地產市場在北部建商卡位、帶動北部投資客搶進激勵下,市場買氣已再現回溫的市況。最新市調統計,今年台中房市推案金額在1,600億元上下,約與去年相當,產品則以豪宅與首購為兩大主流。
高鐵烏日案量增三倍
目前已知,今年台中房市推案的『熱區』主要集中在3個區塊,分別為七期重劃區、烏日高鐵車站特區,以及北屯廓仔段與太平新光重劃區。其中,七期重劃區仍是豪宅的天下,另外兩區則以首購及首換產品為主,市場各有各的客層來源。
去年台灣房市呈現『中南熱、北溫和』的市況。中部市場升溫的主要原因,在於北部大型建商積極南下獵地推案,帶動大批投資客搶進,另一方面,新市政中心、秋紅谷廣場啟用、生活圈四號道路通車、新重劃區陸續完成開發等,也都為市場帶來話題,激勵購屋人進場。
豪宅方面,中部豪宅品牌建商各個蓄勢待發,包括聯聚、精銳、興富發、由鉅、富邦等知名建商,今年都有推案計畫,其中又以由鉅在國美館推出的「大恆」,總銷100餘億元,最受矚目。另外,聯聚建設在市政路將推出聯聚20年代表作、總銷60億元的「保和大廈」,精銳建設則在市政北二路推出「音悅廳」。
看好高鐵台中站特定區未來發展前景,中部建商也積極搶進卡位。市調指出,今年高鐵台中站特定區,保守估計推案量超過100億元,年增3倍以上。縣市合併後,房價仍處低檔的太平新光重劃區、北屯廓仔段,隨著生活圈四號道通車,大幅改善交通問題,房市跟著水漲船高,包括太子、總太、大城、惠宇、聚合發、大毅、裕國、寶佳、名軒等建商,都積極購地卡位。
展望今年大台中房市,在3大『熱區』火紅推案的帶動下,銷售市況可望與去年相當。只要國內拼經濟的實力再加把勁,台中房市在北部資金不斷來潮的趨勢下,價與量的表現仍是值得購屋者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