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住展雜誌】學者年年都說不能買房,說去年房價已跌一成多,今年房價預計還會再下修百分之十至十五,要大家「戒急用忍」;但是央行總裁彭淮南卻掛保證,台灣經濟已走過最壞時刻,今年景氣會好轉;如果經濟好轉,房市當然隨著回溫,房價怎麼會下跌呢?你會相信學者的話?還是相信九A彭總裁的說法?
房市與股市一樣,有人看多就有人看空,其實也沒啥好大驚小怪的,在全球經濟不景氣時,看空的說法比較容易讓人接受,但是今年經濟情勢好轉,房市回穩,有人卻還要在那唱衰房市,似乎很難獲得大家的認同。
被外界稱為房市「空頭總司令」的張教授,長期看空房市,他在金融海嘯時就提出台灣房市會開始反轉往下,會跌三成,去年實價登錄上路後,他又不斷強調房價的低點還未到來,想買房的民眾可以再等等,買房不需太過急躁,應該「戒急用忍」,房價還會愈來愈低。
偏空言論有很多破綻
但是張教授的偏空言論似乎有很多破綻,有人指責他不懂土地的價值,都會區的土地是愈賣愈少,土地的稀有化造成房價的居高不下;也有人批評他故意忽視台灣房價的歷史軌跡,幾乎都是呈鋸齒狀上揚,即使有小回,也會在短期間內回穩上揚。
還有民眾質疑,如果張教授真的相信他自己講的「跌三成」的看法,他應該現在就賣出自己名下的房子,等到房價如他所說的跌三成時再用低價接回來,然而,他一直說房價會跌,但並沒賣出他的房子;更有人嗆聲,他叫大家不要現在買房,以後房價如果越來越高,他會負責嗎?
張教授當然有他發表意見的言論自由,但持平而論,他總是在房市漲的時候喊跌,跌的時候仍嫌跌幅不夠,這種一直偏空的言論似乎不夠客觀公允;試問,如果房價真如他所預測會下跌三成,不但建商及投資客都受到重傷,銀行的呆帳也會大幅飆高,甚至波及台灣經濟大倒退,政府怎麼可能會讓這種情形發生?
事實上,這二十年來台灣的房地產歷經衝擊,例如一九九七年底亞洲金融風暴、二千年政黨輪替、二○○三年SARS肆虐、二○○九年全球金融海嘯、二○一一年奢侈稅實施、二○一二年歐債危機,每一次事件都使房市受到重創,但房價頂多只跌一成多就回穩,從來沒有一次跌到三成的,顯示張教授「跌三成」的說法,事實上並沒有發生過。也就是說,他的「預言」不準。
有七種人買不到房
香港《大公報》在上個月底曾經有篇報導指出,有七種人永遠買不到房,包括永遠覺得房價還會跌的人、永遠總是慢人一拍的人、永遠總是看而不買的人、永遠都在等待房價跌到谷底的人、永遠相信學者的話再等等的人等等。文章中諷刺說,如果房價靠那些整天就知道喊跌的學者就能跌下來,「那你能相信嗎?」
張教授要想買房子的民眾「戒急用忍」,但誠如香港媒體所說的「有七種人永遠買不到房」,猶豫不決的人在房地產市場中是賺不到錢的,往往只會讓人錯失購屋的好時機。那些相信學者話的人在房價低迷的時候不敢買,以為房價還會再低;但是,民眾如果不趁現在房市低迷的時候購屋,等到經濟好轉,房價回升,到時候可能要用更高價來買房子。所以,與其相信學者的話,不如相信央行總裁彭淮南所說的,「今年景氣將會轉好」。好好掌握農曆年後新一波購屋良機,適時進場購屋。
央行總裁彭淮南日前表示,台灣經濟已經走過最低的底部。 |
央行總裁彭淮南日前在立法院表示,台灣經濟已經走過最低的底部,根據央行所掌握到的資料,各機構對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的預估幾乎都超過百分之三,「景氣已經上來了」,只是二○○九年發生金融海嘯,第二年(二○一○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反彈到百分之十點四六,呈現「V型」反轉,而現在預估今年只有反彈到百分之三多,因此是「U字型」反轉。
景氣好轉是事實
儘管今年經濟成長不會像上次二○一○年成長幅度那麼大,但景氣好轉是個不爭的事實。對台灣今年的經濟展望,中央研究院預估經濟成長率為百分之三點零五、中經院預估為百分之三點六、亞洲開發銀行預估為百分之三點八、國際貨幣基金預估為百分之三點九、匯豐銀行預估為百分之五點四、都超過百分之三以上。
世界銀行預測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百分之四。(圖為基隆港)。 |
世界銀行也預測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百分之四,高於香港的百分之三點二、韓國的百分之三點一和新加坡的百分之二,居亞洲四小龍之首。
這些數據都說明了一件事,台灣目前已經走過景氣最低迷時刻,國內經濟未來將逐漸復甦,也一定會帶動房市的需求,台灣房市在今年可望回溫。
全球經濟從二○一二年第四季起逐漸擺脫歐債影響,隨著美國總統大選落幕及中共十八大後政局穩定,全球市場將回歸基本面,逐步復甦,美國和中國大陸的房市也偏向樂觀,逐漸轉強。
房市將回歸基本面
美國最大豪宅建商Toll Brothers執行長耶利(Douglas Yearley Jr.)指出,「受壓抑的需求、極低利率和誘人的房價,皆為推升房市復甦的原因。」美國標準普爾公司公布的S&P Case-Shiller房價指數顯示,去年一年裡,美國房價上升百分之四點三,美國房市復甦力道正明顯地逐漸增強。
中國大陸也是如此,二○一三年元旦期間,大陸的一線城市房地產市場延續回暖趨勢,「價穩量升」成為二○一三年房市的主旋律。
展望今年的趨勢,在美國與中國大陸二大經濟體的狀況都轉佳,再加上全球各國競相採取貨幣寬鬆政策,整體經濟局勢可以樂觀看待,房市表現終歸還是要看經濟基本面,而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超過百分之三,房地產的景氣也將隨著經濟好轉而轉強,房市有機會成長百分之五至十。
房地產業者看好今年房市將會谷底反彈,主要是預期國內經濟將逐漸復甦,而且國內外資金仍寬鬆,游資充裕讓房市有支撐,加上利率仍在低檔,目前各國施行低利率政策,預計低利率會延續到二○一五年中,低利環境有利於房地產市場,最重要的是,不論自住或投資的購屋需求依然存在。
房地產有個特色,就是人人都需要使用,都要有地方住,可以算是生活必需品。長線來看,隨著人口逐年增加,台灣房地產的價格多是走升,如果是自住或要長期持有者,其實不必過度猶豫何時應該進場,現在趁房市低迷的時候買房絕對不會吃虧。
打房已經利空出盡
高速公路五楊高架段等重大公共工程陸續完工,將可帶動區域發展。(圖為五楊高架通車路段)。 |
有人擔心政府的打房政策仍未改變,也有人認為台灣房市已走了那麼多年的大多頭、價格漲多,可能會有泡沫化危機;但是台灣社會「有土斯有財」的觀念根深蒂固,而且台灣都會區的土地資源又稀缺,供需面是影響台灣房市穩固的最大支撐,房地產價格不易鬆動,更不會崩盤,我們看奢侈稅實施已近二年,房價有大跌過嗎?
其實,政府的打房政策目的並不是要打垮房市,而是想遏制房價不合理的漲,不讓投資客炒房牟利;目前投資客多半退場,打房政策已經達到初步目標,房市也已反應這項利空,再加上經濟成長率回穩、購屋信心上升等,因此預估今年房市的交易量一定會比去年好。
今年有幾項重大決策,關係著未來房價走勢,包括機場捷運線、高速公路五楊高架段等重大公共工程陸續完工、桃園航空城計劃重新啟動、行政院宣布桃園市升格、淡海輕軌捷運電車計劃定案、台北市政府將實施雙子星開發案等的「新十大建設」,有了這些重大建設利多加持,學者所謂的「今年房價預計還會再下修百分之十至十五」幾乎不太可能發生。
房價愈來愈透明化
去年八月因實價登錄政策實施引發市場觀望氣氛,房價持續拉鋸,但經歷五個月的查價,隨著成交資料增加,消費者有了更多判斷基礎,讓買賣雙方對價格認知出現共識,拉近價格差距,也讓去年十二月交易量增加,進入二○一三年,房市能見度勢必更趨明朗,房價公開資訊平台數量增多、房價愈來愈透明化,今年觀望氣氛可望明顯消弭,買盤恢復穩定。
房市與股市向來是經濟櫥窗的重要指標,現在股市的走勢向上朝八千點邁進,房市同樣會緩步成長,尤其世界各國競相「印鈔票救經濟」,在通膨壓力下,利率低、熱錢多,資金充沛,置產已成為抗通膨保值的絕佳選擇,將會進一步推升口袋有閒錢消費者購買不動產的意願。
二次大戰時期的美國名將麥克阿瑟將軍給他兒子最重要的忠告,是要兒子買房,因為「上帝還在不斷製造人,但造地的工作已經停止了」,意思是指土地具有稀少的特性,被人買走一塊就少一塊,因此,麥克阿瑟將軍要他兒子「買房要及時」。
過去一年受到抑制的房市買氣,在年前湧現購屋潮,去年十二月交易量,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分別較十一月增加百分之十七、百分之六與百分之十五;年關將近,購屋潮持續湧現,你現在不趁房價在低檔的時候進場,還要等到什麼時候?
掌握時機撿便宜
在去年底即湧現購屋潮,去年十二月交易量,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分別月增加百分之十七、百分之六與百分之十五。 |
今年是蛇年,房市可望金蛇驚蟄、突破僵局,根據住展雜誌調查指出,預估二○一三年北台灣全年的預售屋和新成屋推案量,將比二○一二年成長一成左右,民眾應該掌握農曆年後新一波購屋良機,大膽購屋。
今年正好是奢侈稅實施滿二年的時間,預期農曆年後陸續會有通過閉鎖期的物件釋出,委售物件應會較去年增多,在供給量增加的情況下,消費者的議價空間也會加大,民眾可以掌握此時機下手撿便宜。
與去年相較,今年經濟面較佳,且較無重大政策利空,加上實價公布促使價格更透明,外在環境對購屋民眾相對有利。今年低總價與低單價的雙低價宅是主流產品,民眾可往具備建設題材的區域覓屋,在農曆年後新一波購屋良機下手,不要等到經濟好轉,房價回升時候再來買房,因為房價回不去了,屆時你可能要用更高價來買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