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謠言 人口與房價沒有正相關

【文/住展雜誌】近來「人口負成長」是熱門議題?但房價真會因人口變多而漲,因人口變少而跌嗎?答案,可能與預期不一樣。

住展統計,近六年來大台北共二十九個主要行政區人口數量與房價變化關係,其中僅有十五個行政區房價與人口漲跌呈現正相關,另有十四個負相關,正相關機率僅約二分之一。

人口與房價 關聯性偏低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令人意外的是,十七個人口負成長區中,竟有十個區域房價上漲。從統計數據上來看,近年大台北行政區房價表現與人口關聯性偏低,反觀政府政策、稅制、供給量、經濟環境、利率、重大建設對目前房價的立即性影響,遠高於人口因素。

再者,因大台北是我國主要都會區,都市化程度高,除基本需求外的投資、置產需求較高,所以房價受到人口影響程度偏低。但若是偏鄉,預料受到人口負成長的衝擊就會比較大。

近六年來,大台北各區人口增減與房價漲跌關聯性不高。圖為人口衰退的樹林區,房價卻上揚。

人口正成長 房價卻鐵青

據住展雜誌統計,自二○一二年十月至去年十月為止,近六年來台北市人口增減與房價漲跌呈現正相關的行政區共有六個,負相關的行政區亦有六個,正、負相關各占二分之一。

同期間,新北市十七個主要行政區的人口與房價變化,則有九個行政區呈現正相關,另有八個行政區呈現負相關。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近六年來,大台北二十九個主要行政區中,計有十二個行政區人口正成長;而這十二個人口成長區中,共有八個行政區房價上揚,分別是中山、文山、北投、新店、三峽、淡水、汐止、林口等區,且大多數屬於蛋白區。

不過,另有四個人口正成長區房價下挫,分別為南港、內湖、新莊、五股等區。從數據上來看,這幾個區域雖然人口增加不少,但它們都有個共通點,主要問題出在前一波多頭推案量龐大,近年又逢交屋潮,餘屋量過多,因此房價遭到壓抑。但若餘屋能夠順利消化,房價就會有大幅反彈的機會。

人口負成長 房價仍照漲?

至於人口負成長的行政區則共有十七個,其中僅有信義、大安、中正、板橋、中和、泰山、八里等七個行政區房價下跌,另松山、大同、萬華、士林、三重、永和、土城、蘆洲、樹林、鶯歌等十區房價卻上漲,顯示大台北多數區域房價未因人口萎縮而跌價。

統計數據顯示,人口成長的地方房價不見得會漲;人口減少的區域,房價不一定會跌。顯示人口與房價之間僅有或然性,沒有必然性。尤其大台北是台灣最主要的都會區,投資置產需求與建設開發程度相對較高,即使未來人口負成長環境加劇,衝擊程度也會比偏鄉來得低。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