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房產大小事

文/李科諺、王奕淳

股災恐釀房市交易量創新低

近期股市大跌,對房市交易量恐怕是雪上加霜。圖/PEXELS

川普關稅政策震盪全球股市,民眾擔憂連帶衝擊房市。觀察內政部買賣移轉資料,過去10次股災中,以經濟型對房市交易量產生一定影響;本次疊加央行信用管制餘波,更添房市前景的不確定性。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專家表示,股市跌幅已創下歷年之最,不僅衝擊總體經濟,也可能打壓投資置產信心;尤其目前房市面臨信用管制與金融檢查雙重壓力,買氣已在今年第一季跌至谷底,預期全年買賣移轉棟數創下自疫情以來新低,面臨30萬棟保衛戰。

房市風險增 交屋資金恐成斷點

儘管關稅問題暫緩,台灣房市仍遭經濟趨緩與信用緊縮夾擊,專家指出未來5年將迎來大量交屋潮,預售買方恐因貸款成數與原合約不符,面臨資金缺口。民眾購屋時應預留足額自備款,並慎選具信譽建商,以降低交屋風險。專家建議主管機關微調貸款限制,提早因應潛在危機。因當前建商多以讓利促銷應對,但部分建商為資本結構單一的「一案公司」,一旦未來買方交屋失敗,恐引發爛尾風險並波及金融穩定。

買賣屋齡創近17年來新高

根據內政部統計,2024年第4季全國平均買賣屋齡達29.7年,創17年來新高;六都中除桃園外皆創歷史紀錄,台北市更達35.6年。

專家指出,主因是房價攀升與限貸政策趨嚴,迫使民眾轉向價格較低的老屋。以台北為例,老屋供給較多且相較新成屋的每坪價差約30萬元,因此吸引較多買家。

此外,都市更新與危老重建等政策提升老屋潛力;加上市中心老屋地段佳、估價穩、銷售快,推升高齡房屋交易比重。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預售冷風襲市 建商獵地不停

預售市場冷況依舊,房地產業者指出,過去一年買氣多來自資金與政策的推動,實際自住需求不多,隨著信用管制加嚴與貸款條件收緊,市場熱度驟降。不少建案銷售停滯,買方進場意願明顯下滑。不過,儘管交易量縮,建商購地動作仍未停歇,2025年第一季土地交易金額達561億元,為近三年單季第三高。專家提醒,目前市場氛圍已有變化,民眾若有購屋或投資打算,應審慎評估資金與貸款條件,不宜盲目跟風進場。

危老容積獎勵倒數湧送件潮

《危老建築加速重建條例》最後1%時程容積獎勵將於5月11日截止,引爆全台申請熱潮。內政部統計,截至今年2月底,全台累計申請達4454件、核准4147件,北市以核准988件居冠,台中、新北分居二、三。

危老重建自2017年實施,初期獎勵最高10%,自2020年起逐年遞減。今年5月11日後,時程獎勵將全面終止,僅保留規模整合、綠建築、耐震設計等容積加碼。

呼籲民眾把握最後申請時程,臨櫃至5月11日下午5點、郵寄以郵戳為憑,逾期不再受理。

物價續漲壓力重 租屋族荷包苦

圖/PEXELS

三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達2.29%,創下近7個月新高,重返通膨警戒線以上。主要因房租、外食與蔬果價格上漲,對租屋族與高齡家庭影響尤其明顯。房租年增2.49%,顯示租金調漲趨勢仍持續;外食價格則連五個月上漲超過3%,生活成本明顯墊高。此外,高齡家庭因居住與飲食支出比例較高,感受更深。雖四月CPI漲幅有望回穩,但房租與外食等固定支出短期難以下降,租屋族生活壓力仍需密切留意。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