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後買、賣雙方鏖戰 今年Q1房價陷入死魚盤

【文/惟馨周報】去年九合一大選後,
各界原預期選後房市走向會較明顯。
不過,預期似乎並未成真,
選後買、賣雙方激戰難分軒輊,
房價猶如死魚盤,幾乎毫無波動。

北台灣去年房價止跌反彈,市場人士對房市前景多趨於樂觀。尤其在九合一大選之後,一般預期房市卸除選舉因素干擾後,今年買氣與房價可望穩定上揚,但沒想到選後多、空殊死戰愈演愈烈,價格波動幾乎陷入停滯。

據住展雜誌統計,2019年Q1北台灣各縣市新成屋、預售屋建案成交行情,僅台北市落寞下挫,新北、基隆與新竹地區維持平盤,另桃園與宜蘭地區則開出紅盤。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疑似漲多回吐 北市預售價位下彎

台北市今年Q1新建案均價降至84.6萬/坪,中止連續兩季反彈,並較去年Q4微跌0.5萬/坪、季跌幅約0.59%;若與去年同期相比,則年漲1.5萬/坪、年漲幅約2%。

近兩、三年以來,台北市新建案價格表現,大致呈現「預售屋強、新成屋弱」的格局。但今年Q1卻截然不同,新成屋成交價相對穩健,但預售屋價格卻從近年高點下彎,近期漲幅較多的中山、南港、文山等區跌幅稍重些,看起來比較像「漲多回吐」。

至於Q1預售屋建案價格疲軟,是否為反彈已經結束的訊號?因下彎幅度不大,目前難下定論,必需再拉長兩到三季來作觀察。

新北市Q1新建案房價仍是38.5萬/坪,與前季持平;與去年同期相比,則上揚0.5萬/坪、年漲幅約1.3%。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新北平盤作收 這兩區卻大漲

新北市主要行政區房價波動幅度大多不高,但以板橋、土城等區房價漲幅比較凶悍,關鍵在於新興重劃區買氣活絡,建案頻頻調高售價所致。雖然現在板橋與土城市況仍優於多數行政區,但若跟未漲價前相比,目前這兩區買氣已明顯下滑了。

單季房價維持平盤的,還有基隆市和新竹地區。基隆近一年來房價逐漸墊高,高價案不斷開出,但漲了房價卻丟了買氣;在買盤縮手之下,房價上漲似乎遇到了瓶頸。

新竹地區雖然買氣還算不錯,也還有高價案出現,但因供給量多,建案競爭激烈,大多數業者定價比較務實,且民眾對成交單價2字頭的建案接受度較高,因而Q1平均房價幾乎沒什麼變化,與前季相比呈現持平。若與去年同期相比,僅小跌0.1萬/坪、年跌幅約0.4%。

低總價反攻 宜蘭房價紅了

桃園市與宜蘭地區,是Q1房價表現較亮眼的地方。其中,桃園Q1微漲0.1萬/坪、季漲幅約0.4%,年漲幅則約1.3%。宜蘭地區Q1反彈至21.5萬/坪,季漲幅約1.4%,年跌幅則收斂至約3.6%。

以宜蘭來說,2017年Q2房價達到最高峰,當年Q3反轉下挫,一路跌到去年Q4,整整跌了一年半,今年Q1終於中止連六季下跌,年跌幅縮減至約3.6%。

宜蘭房價反彈的主因,是近期出現許多低總價透天、公寓,透天總價從5百多萬到8百多萬不等,公寓總價在5百萬以下,而這類產品多具有高單價、低總價的特質,受到在地購屋者青睞,因而推升整體房價。

整體而言,今年Q1房價如同死魚盤,應與市況相對平淡有關。原本,市場預期九合一大選後,房市能夠回歸基本面,但孰料總統選舉前哨戰提早開打,以及經濟成長力道不振,在在削弱民眾購屋信心。

而北台灣投資買盤又面臨被高雄所分食的窘境,進而造成「買方不追價,房價漲不動」,但「賣方也不願降價」的僵持局面,房價因而動也不動,只能等待Q2再進行比對。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