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備無患 國土署擬升級新設防空避難設施

文/住展雜誌

因應現代戰爭攻擊型態多轉向導彈與戰機轟炸,內政部國土管理署近日預告修正「建築技術規則」,針對新建學校與工廠的防空避難空間設計,擬大幅強化相關規範,包括提高人均避難面積、牆壁厚度、通風系統及緊急電源配置,以提升台灣民間基礎設施的防護能力與社會韌性。

根據修正草案,未來新建學校與工廠之防空避難空間,人均面積將由現行的0.75平方公尺提高至1平方公尺,比照瑞士標準;同時規定,防空避難設備若設於地面或露出地面的區域,鋼筋混凝土牆與頂板的厚度應從現行的24公分,提高至30公分,對應國際如芬蘭、韓國及瑞士等避難設施的標準,強化抵抗衝擊與爆震波的能力。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避難示意圖。圖片內政部提供

此外也強調通風與供電的重要性。考量地下避難空間長時間封閉,要求每平方公尺樓地板面積須提供每小時25立方公尺的換氣量,並使用機械通風系統,且需接上緊急電源,以防電力中斷時系統仍可運作。另新增設施內需設置緊急照明設備與電源插座,並將盥洗室列為「固定設備」,不再額外排除其面積。

目前全台民眾可透過內政部防空避難資訊平台,連結 Google 地圖查詢就近避難所,萬安演習等例行演練也持續進行,強化全民應變意識與操作經驗,為面對未來潛在衝突做好更完整準備。

延伸閱讀:
建築物新制7月上路 防空設施納入安檢 強化危機應變能力
國土署署長吳欣修:政策推動成效顯著 全力落實永續建設
揮別行人地獄 國土署砸400億推6方案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