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住展雜誌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攜手抽藤坑休閒農業觀光文化發展協會,共同推動新社「蛙境公園」升級改造,融合生態保育、全齡友善設計及在地產業體驗等理念,將原本的社區空間轉型為一座無圍牆的永續生態戶外教室。這項計畫不僅豐富了當地旅遊資源,也獲得2025年建築園冶獎的肯定,成為推動農村再生與生態共好發展的亮眼示範。
蛙境公園早在2016年由「淘氣小農」創辦人無償捐出土地提供社區使用,並陸續透過農村再生資源投入環境營造工程。協會理事長邱志威表示,蛙境公園不只是生態豐富的景點,也是學生放學後的遊樂場、居民運動散步的好去處,更是長輩社交聚會的日常場所。這次升級工程強化安全性與通用設計,讓公園成為結合教育、生態與社區生活的多功能場域。

台中分署分署長陳榮俊說明,公園緊鄰淺山次生林,為營造人與自然共存的場域,團隊重新修整既有的生態池,採用自然塊石與緩坡設計,同時導入透水混凝土、碎石鋪面及再生塑木等永續建材,打造友善步道。園區內設有大型導覽書本等設施,介紹如面天樹蛙、黃嘴角鴞、黃裳鳳蝶等在地特色物種,以及抽藤坑知名的茶樹品種,讓遊客在散步之間深入認識在地生態與農業文化。
農村水保署指出,抽藤坑地區沿著中95線聚集了茶農、蕉農、藤藝師傅與文化工作者等豐富的在地職人資源。透過職人帶路的深度導覽與體驗活動,結合職人村、農夫市集、中和國小與蛙境公園等空間,推動包括食農教育、拓碑體驗、可可導覽與兒童歌仔戲等多樣行程,打造出一條兼具知識、體驗與美感的農村旅遊路線。
夏末將至,民眾不妨走訪抽藤坑,探索這座融合自然、文化與人文精神的蛙境公園,感受新社地區豐富的生態魅力與農村新風貌。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