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福山
中央喊加碼,地方卻在防弊。政府預計明年推出「自主都更」專案,由中央提供貸款擔保、協助社區自行改建,但地方坦言,問題其實卡在更前面——更新會走不下去。
新北市都市更新處副處長李擇仁指出,許多社區在成立更新會領到第一筆補助款後就停擺,成為「殭屍更新會」,既不開會也不推動。
「以前新北市成立更新會就能領30萬元,很多人領完就不動了,但依法也不能解散,只能持續輔導。」為防止資源浪費,新北市近年已調整補助結構,將第一階段款項從30萬元降至10萬元。

自主都更,推不動真正癥結
李擇仁分析,地方政府負責的是「第一階段」——更新會的成立與輔導;中央規劃的自主都更,屬於「第二階段」,即事業計畫核准後的資金融通。「問題是,第二階段必須建立在第一階段完成的前提上,但現在很多更新會成立後就停滯,根本走不到中央要接手的那一步。」
換言之,中央著眼於貸款與保證,地方卻卡在整合與推動,制度銜接失衡,成為自主都更推不動的真正癥結。
外界常誤以為地方想讓更新會退場,但李擇仁強調,真正用意是防弊非退場。「我們非常支持且鼓勵老屋更新,但是要讓資源留給真的有意願的社區。」
不具名人士表示,地方曾建議中央設立退場機制,讓長期不運作的更新會能依法解散、釋出資源,至今未採納。「有些人認為都更推動不易,應持續輔導而非解散,地方政府只能一直輔導、關心,卻無法讓案子動起來。」
實務亂象叢生,推動師也卡關
新北市建築師公會理事劉獻文觀察,許多更新會之所以變成「殭屍案」,關鍵在於沒人願意扛責任、也沒人信任彼此。「地主怕被建商賺走,推動師怕被懷疑拿好處;大家都想要一坪換一坪、誰都不讓誰。」
他坦言,補助調降確實杜絕部分亂象,卻也讓推動意願更低。「以前30萬元的補助,推動師還有報酬;現在只剩10萬元,根本沒人願意來推動。」
李擇仁指出,若要讓自主都更真正落地,關鍵在於補上第一與第二階段的斷層。他認為,可以尋求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專業者協助卡關社區,比如各直轄市成立的住都中心或是民間建經公司協助讓更新會不再停在半途。「讓願意做事的人,有制度可以撐腰」。
延伸閱讀》
自主都更補助第一桶金580萬 中央明年有望加碼獎勵
大都更號角響起,建商的黃金時代來了
與生命對賭的一場博弈,有房小白的老屋重建必備攻略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