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昱均
據主計總處公布2025年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房租類指數達109.27,再創歷史新高,年漲幅2.14%,已連25個月漲逾2%。內政部同步推動《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修正草案,納入「三年租期保障」、「限漲幅」與「租霸下車條款」等三大新制,期望穩定租屋市場。專家指出,高房價與高利率使購屋需求轉為長期租賃,租金結構進入高檔期,若缺乏透明化與稅制誘因,恐難改善供需失衡。

財團法人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呂秉怡表示,近年租金上漲與物價、稅負連動,租屋族普遍感受到居住壓力。實務上,許多房東會於租約期滿後調整租金,「每換一批房客就漲價」成為市場慣性。他指出,部分房東將政府補貼視為「分潤」,補貼政策推出後,市場價格往往提前反映補助效應,導致租金提前墊高,「當市場供不應求時,房東彼此觀察行情而形成定錨效應,價格自然被往上推。」
而針對內政部日前送交行政院的《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修正草案,呂秉怡表示,方向值得肯定,但執行細節仍需完善。草案提出租期保障三年與漲幅不得超過房租指數年增率等條文,若在資訊不透明的前提下實施,恐導致反效果,「國外推動租金管制時,都有透明租金資料庫為前提;台灣目前最大的問題仍是租屋黑市。」他認為,若房東感受到漲幅限制,可能選擇提前調整或在換約時大幅漲價,重演韓國《租賃三法》初期的「限漲反漲」現象。
呂秉怡強調,「透明化」是健全市場的第一步,政府應建立公開租金登錄平台,並輔以公證制度,讓願意納管的房東享有稅負減免或貸款誘因;若缺乏囤房稅與空屋釋出配套,限漲政策恐反促使房東縮租,「沒有好的誘因讓房東願意進入合法市場,只靠限縮條文會讓市場更加閉鎖。」
他建議,政府應採「胡蘿蔔與棍棒並行」策略,如落日條款前主動申報者給予租稅優惠,期滿未登錄者加強查緝與罰則,並推動「租稅大赦」機制,讓房東安心納管、不再逃漏稅。
至於草案中的「租霸下車條款」,呂秉怡直言方向正面、但實務仍待細化。若欠租案件能透過公證程序,由執行處介入協助執行,確實是制度上具體的進展,但其他涉及擾鄰或非法使用的情形仍需司法認定,建議政府後續明確操作標準,以免模糊執行。
他進一步指出,台灣當前租屋比例僅約15%,遠低於德國、瑞士四成以上水準,「屋源不足已是結構性問題」。而持續飆高的房價,讓許多年輕家庭因無力負擔而轉為長期租屋,加上物價持續攀升、薪資增幅有限,貧窮邊緣戶比例上升,若供給未能擴大,租金仍將持續走高。他呼籲,政府應同步發展中價位出租住宅、整合社宅與包租代管機制,並提供合理稅制誘因,讓更多屋源願意合法進場。
「租金只是物價的一環,薪水追不上物價,市場就難穩定。」呂秉怡強調,若政策仍停留在表面限漲與補貼階段,將難以從根本改變市場結構,唯有長期推動租屋透明化與供給釋出,才能真正讓租金回歸合理。
延伸閱讀》
青年租屋困境難解?內政部聚焦租賃條例修法「3大方向」
開學季找租屋 高房價地段大學租金壓力高、山區學校較親民
新竹市推新版《租賃住宅一本通》 整合法規與實務資訊提升租屋透明度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