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福山
桃園青埔重劃區迎來一波新型商業動能。隨著大全聯首店、誠品書店進駐的兩大指標案啟動,不僅象徵大型零售品牌對新興區域生活潛力的肯定,也讓「地上權開發」與「社區型商業」再度成為房市觀察的焦點。專家指出,這些選址背後所代表的生活機能成形、人口定調,以及冷鏈物流支撐的擴張條件,正重塑重劃區的房市價值邏輯。
地上權案翻轉形象:從企業總部變身複合商辦
桃園農田水利署管理的青埔地上權基地,除了原規劃臻鼎科技的企業總部外,更導入誠品書店成為複合式商辦新地標。戴德梁行協理李易璇指出,該案由臻鼎科技取得地上權後,選擇導入具品牌價值與文化象徵意義的誠品,不僅強化企業總部形象,也提升整體商辦質感與在地生活機能。
「這類複合式配置對企業來說是一種加值,尤其在高鐵站步行三分鐘可達的優勢位置,導入指標品牌更具加乘效果,進一步強化了對外形象與人才競爭力。」

社區型商業崛起:大全聯進駐青埔IKEA旁基地
另一焦點案則是「大全聯」首店落腳青埔,由民間自辦開發、基地鄰近IKEA,採取低密度、低強度開發策略,結合超市與品牌餐廳的組合店型,形成新的生活樞紐。
李易璇表示,這類開發模式已在台中、台南被驗證具規模效益,近年也逐漸複製至桃園青埔、龜山A7與林口等新興重劃區。「在人口尚未完全定調的階段,引入全聯、藏壽司、Uniqlo這類品牌進駐,可降低開發風險,又可同步養地、培養商圈人潮。」
冷鏈物流支撐:小包裝、頻採買時代的生存條件
支撐這些社區型超市穩定擴張的背後,是全聯多年投入的冷鏈物流系統。李易璇指出,全聯早在岡山、台中設立中央廠房與分裝中心,肉品在源頭即完成切割、包裝與冷鏈配送,有效維持鮮度與效率。
「這不是每個零售商都能做到的高度門檻。從冷藏倉儲、車隊到資訊串接系統,都需要重資本與長時間投入,也是本土品牌在生鮮市場能立足、不易被挑戰的關鍵。」
疫情後消費習慣改變,消費者偏好小量、多次購買與高鮮度產品,社區型超市在此趨勢下快速擴張,成為重劃區初期最穩定的生活供應型業態。
從商業選址,看見生活機能的建構進程
青埔、大竹、林口、A7……這些新興重劃區正同步上演生活機能的建構劇本。從地上權開發、社區商業導入,到背後冷鏈物流系統的鋪設與選址邏輯,已非單點事件,而是一場企業與政策共同推進的城市進程。
「零售商選址,是房市價值的溫度計。」李易璇指出,當超市、書店與品牌餐廳願意進駐,意味著區域生活需求已成形、人口穩定發展,也將成為未來房價支撐的重要指標。
延伸閱讀:
青埔房價3年漲逾25% 後市發展仍具想像空間
桃園市|青埔特區 區域買房
桃園青埔特區建設再+1 誠品將進駐2028年營運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