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住展雜誌
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日前公布,捷運系統建設推動迄今已結合88處土地開發案,不僅節省超過368億元土地取得費用,也帶動超過千位地主參與開發,累積創造高達2,300億元的不動產價值,展現軌道經濟與都市更新的雙重效益。
捷運局指出,目前已完成交屋的開發基地達64處,另有7處正在施工、5處進行設計中,並有12處正處於招商或前期作業階段,包括北環段Y20、Y21及Y23站,目前仍持續公開徵求投資人參與。
捷運局強調,土地開發制度成功為捷運建設注入資金動能,並與地主、投資人合作實現「共利共榮」,為台北市打造宜居永續的城市環境。

其中備受關注的「台北雙星C1/D1開發案」,目前鋼構工程已推進至24樓,完工後預估可為市庫帶來每年14.6億元稅收、18.7億元年租金收益,並創造約1.6萬個就業機會。捷運局評估,C1/D1案分回權值總額可達900億元,具一定經濟效益。
此外,萬大線中正紀念堂站捷四基地於今(2025)年5月完成招商,預估投資金額達38億元;其他共構型開發案如忠孝復興站SOGO復興館、蘆洲線徐匯廣場與即將完工的三重站潤泰CITY PARK,則透過結合捷運轉乘、商業購物與住宅功能,展現交通建設與城市規劃的綜合效益。
土地開發模式是除徵收外的另類土地取得方式,不僅能降低政府支出,也提升土地使用效益,促進都市整體發展。捷運局表示,對地主而言,透過參與開發可避免土地被徵收,並分享開發利潤;對投資人來說,也具有良好回報潛力,最終實現政府、地主與企業三方共贏的發展目標。
延伸閱讀:
最大捷運開發案在「這線」 十四張站將成新北動力新核心
「選舉捷運」成真 捷運汐東線2032年完工
環狀線最後一塊拼圖開工 台北捷運邁向2.0時代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